疯狂的上涨、凶猛的估值,整个二级市场,当今热议的话题少不了新能源汽车,私募大佬都在讨论新能源汽车涨到什么时候,泡沫有多大。
近年来主要研究芯片的某券商电子首席感慨道,“万万没想到,喊出老茧的人工智能是以电车形式降临”。老牌公募嘉实的“台柱”姚志鹏新发新能源基金半天售罄,募集超过亿。
火爆的市场情绪之下,是新能源汽车“凶猛”的赚钱效应。行情将走向何方?如何看待估值泡沫?上涨的基本逻辑是什么?产业的红利期有多久?谁在裸泳,谁将赢得未来?记者采访多位市场、行业人士试图寻求答案。
疯狂的新能源车顶着新冠疫情,截至上周五收盘,特斯拉(TSLA.US)年股价足足涨了近6倍,从年初80美元附近一路飙升至目前超过美元,上周五收盘再创历史新高,年内涨幅超过%。
国产造车新势力亦不逊色,虽然蔚来(NIO.US)在年8月登陆美股后股价曾长期破发,但自今年5月末至今,个交易日暴涨%。9月末以来,理想(LI.US)45个交易日大涨.6%;11月初小鹏(XPEV.US)亦开始异动,近18个交易日大涨%。
国内方面,整车龙头比亚迪(.SZ)近个交易日大涨%;锂电池龙头宁德时代(.SZ)的这波上涨则始自年末,近个交易日大涨%。游资也参与其中,近期爆炒小康股份(607.SH)8天7板,累计上涨%。
A股两个由行业头部公司组成的新能源汽车指数——中证新能源汽车指数()和中证新能源汽车产业指数(),自今年3月下旬市场反弹至今,分别上涨86%、93%,可以一定程度上视为行业平均涨幅。
眼下特斯拉的市值达到了令人咂舌的亿美元,位居全球车企之首,超过二三四五名之和。蔚来、比亚迪均以超过亿美元的市值进入前五,小鹏、理想分别以亿美元和亿美元进入前十。
老牌私募高瓴资本的三季度美股持仓报告显示,该季度新增持有蔚来、小鹏、理想,同时选择清仓特斯拉。相对于已经积累了巨大盈利盘的特斯拉,高瓴或更看好“后进者”的股价弹性。其中蔚来为高瓴资本在二级市场买入,而小鹏、理想则自于其此前在一级市场的投资,在今年三季度上述两家公司登陆纳斯达克。
在资本的加持下,目前特斯拉的滚动市盈率达到了惊人的倍,“估值泡沫”争议渐起。即便是相对稳健的白马股,比亚迪和宁德时代的滚动市盈率当下也都超过百倍,而宁德时代在刚刚过去的三季度营收和净利润增速仅为个位数。
上涨的逻辑
在粤开证券策略分析师陈梦洁看来,年内新能源汽车板块的爆发主要还是受益于行业迎来拐点。“多重政策利好下,市场对后续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未来发展和业绩改善都有比较强的预期。对于整个新能源行业的业绩我们从营收及净利润的变化趋势就可以看出,在一季度触底后二季度是迎来了明显的反弹,这也与新能源汽车板块行情爆发的时间高度匹配。”她对记者表示。
图片来源:粤开证券研报
陈梦洁同时认为,国内要争取年前实现碳中和+新出台的新能源顶层规划+国内新版双积分政策的背景下,行业将迎来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即便在新能源补贴逐步退出后,行业的长期发展趋势不会改变。那么行业迎来拐点+未来发展确定性强的戴维斯双击下,让新能源汽车迎来市场的追捧。
她判断,如果按照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达到20%计算的话,那么预计未来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年均复合增速将接近40%。另外,按照《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版)》的目标测算,到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万辆。因此,行业长期向好的趋势还是非常清晰的。
对于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陈梦洁分析认为,核心零部件、锂电设备、负极材料、隔膜等细分板块的ROE水平相对较高,从市场表现来看,对业绩修复有比较强的预期的板块大部分已经有所表现。
前海开源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新能源汽车无论是从销量增速还是从市场占有率来看,都远远超过传统的燃油车,这将会给新能源汽车相关的整车或者锂电池以及上游钴锂资源股等企业带来盈利的大幅增长,从而形成戴维斯双击,也就是一方面企业的利润逐步释放出来,另一方面估值不断提升。
从数据来看,也验证了新能源车行业迎来拐点。中汽协披露9月份实现汽车制造业全年累计营业收入同比增速由负转正,10月份同比增长2.1%,增速比1-9月提升1.6个百分点;根据乘联会数据,10月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突破14.4万辆,同比增长.8%,环比增长15.9%。
头部整车企业的三季报强劲,亦进一步增加市场信心。
特斯拉今年第三季度单季度实现营收87.71亿美元,同比增长39.16%,环比增长45.31%;实现净利润3.31亿美元,同比增长.47%,环比增长.27%,业绩再超预期,连续五个季度实现盈利。
国内方面,虽然三家头部造车新势力均未实现盈利,但年内新车交付量持续创下新高,带动收入快速增长。其中蔚来前三季度营收、毛利率均高于预期,同时亏损大幅收窄;小鹏第三季度单季度毛利率为4.6%,这是其毛利率首次季度为正;小鹏第三季度单季度毛利率高达19.8%,环比增加6.5个百分点,在三家造车新势力中居首。
传统车企转型代表比亚迪,今年第三季度单季度实现营收.2亿元,同比增长40.72%;净利润17.51亿元,同比增长.66%。金额双双创下上市以来最高记录。
从行业内的角度,又是如何看待今年下半年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盖世汽车研究院高级分析师王显斌认为,有两大影响因素导致消费出现“井喷”:
一方面,企业采购可以占到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五到六成,今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人们的B端出行需求减少,导致企业采购意愿下降,这是新能源汽车市场今年下滑的一个显著原因。现在常见的快车、网约车平台,比如滴滴,主要使用的是吉利、北汽、上汽荣威的一些产品,滴滴会进行大规模的采购然后再租给司机。此外还有像曹操出行、T3等约车平台,都会有企业采购需求。
而随着疫情影响减弱,据他从行业了解到B端出行近几个月开始回暖,上半年受抑制的需求下半年开始释放,出现“补偿性”消费。
另一方面,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考虑,受疫情影响国家上半年陆续出台了很多政策刺激新能源汽车消费,包括增加牌照供应、补贴力度等等,有效地刺激了消费者的购买需求。同时一、二线城市开始出现换购需求。“消费者会比较偏向于购买高端电动车,这就是为什么特斯拉的市场表现更好。”王显斌认为。
王显斌表示,结合上述这些因素,今年下半年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消费在B端和C端都有很大程度上的回暖。他判断,今年全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预计在-万辆左右。
阶段性触顶?
北京时间11月28日凌晨美股收盘,特斯拉收盘涨2.05%再度创下历史新高,盘中一度触及.78美元/股,下个整数关口触手可及。但蔚来、小鹏、理想近期均出现回调,A股方面新能源汽车板块近几个交易日同样表现低迷。
广东一位私募基金总经理告诉界面新闻记者,现在这个位置很难对新能源汽车板块的走势做出判断,“现在特斯拉一家的市值,已经是很多传统车企市值的总和,从理性的角度来看,肯定是有泡沫的。但从交易上来说,整个板块已经进入了趋势交易的阶段,也就是说大家都在做价格博弈,泡沫是有,但是它在趋势上,所以只能说观望。”他后续又谨慎补充道,现在已经有阶段性触顶的可能,很难想象蔚来的市值能持续超越宝马、奔驰。
深圳大型私募上善若水董事长侯安扬则直称,“凭直觉,它们(新能源汽车)有可能进入到后期炒作阶段了,只是谁知道天空的尽头在哪里。”言下之意,并不确定这波行情何时结束。
侯安扬提及,特斯拉的波动非常剧烈,曾在5个交易日内暴跌30%,对于如何“大波动持有,适时下车”,他自己经过思考最终没有得出一个结果,“持有(新能源汽车)需要信仰。”他最后表示。
有机构投顾对记者表示,“这个时候应该选择右侧交易,可能任何基于技术性的预判都会失准,只能去观察它的上涨趋势是否发生了改变。”他认为现在这个位置介入并不理性,但同样看空的理由也并不充分。
“短期的快速上涨累积了大量的获利盘,没有只涨不跌的市场也没有只跌不涨的市场,因此在大幅上涨之后新能源汽车板块也存在调整的这种压力。不过从长期来看资金对于新能源汽车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20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