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庞李洁
虚假流量的时代即将过去。
昨天下午(9月3日),爱奇艺在官方微博发布声明称:告别唯流量时代,爱奇艺正式宣布关闭显示前台播放量。今日,已有一些“刷量”商家表示:目前无法再做爱奇艺的相关业务。
爱奇艺在声明中称:“在‘唯播放量论’的影响下,不少从业者将播放数据作为目标,不仅扭曲了创作和宣传初心,还为吸引眼球而低俗炒作,甚至令行业滋生出刷量等违法行为。制作公司失去了指导内容制作的评判依据,用户在选择内容时得不到有效的参考指标,广告主也无法对营销投放的效果做出合理评估,行业健康可持续成长的土壤遭到破坏。”
不久前上线的《天盛长歌》首播收视仅0.55,并持续下滑,网播量也不尽人意。然而,该剧豆瓣评分却达到7.7分,收视率、网播量与口碑严重背离。当时,《天盛长歌》的出品方在官方微博对此发布声明:“《天盛长歌》坚持一真到底,不论面对多么巨大的外部压力,将不以任何形式参与收视数据的买假造假、点击率效据的买假造假。”
由于业内“刷量”之风盛行,缺乏公平的竞争环境。做高的虚假数据不仅抬高了行业真实的收视水平,还进一步影响观众的选择,形成恶性循环。而不参与“刷量”的剧集在行业整体收视虚高的局面下,真实的收视数据显得更加低迷,造成剧集不受欢迎的假象,反而难以生存。在这种情况下,片方往往更迷信播放量,对作品本身的质量反而不加重视。
除此之外,“刷量”也会直接影响到视频网站的内容分成和广告分成。十天前,国内首例“刷量”案宣判,由于被告飞益公司通过刷出9.5亿虚假数据获利万,导致原告方爱奇艺平白支付给片方更多分成。最终,法院判定爱奇艺胜诉,公司获赔50万元。
整体来看,盲目“刷量”对行业的健康发展十分不利。爱奇艺作为三大视频网站之一,率先关闭显示播放量,正式宣布迷信网播量的时代成为过去时。而且,近几年电视台逐渐式微,在版权争夺上话语权大不如前,更多影视受众集中于互联网上。因此,爱奇艺此举将对整个影视行业造成冲击,数据泡沫引发的繁荣表象开始被剔除,中国影视行业将全面进入内容争霸时代。
刷量造成诸多行业弊病
中纪委、中宣部等严令打击数据造假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大数据时代到来。网络平台几乎所有的数据都可以量化,成为广告投放的考量指标。在视频网站等平台上,“唯流量论”也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声量渐高,并催生出“刷量”这一灰色产业链。
北京某影视公司CEO曾对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网络上的点击率90%都是有水分的。”光线传媒CEO王长田也曾公开表示:“收视率90%以上都是假的。”尽管注水、造假严重,但“刷量”屡禁不止。在这一产业链背后有着多方利益博弈,最终引发多重行业弊病:
1、扰乱观众选择:通过网播量判断剧集是否受欢迎,已经成为不少观众的习惯。基于此,片方或者播出平台通常以网播量为宣传噱头,博取更多眼球。
2、骗取虚假分成:当前,各大视频网站对于部分自制内容会进行等级划分,并在此基础上,根据有效播放量数据与片方按一定比例分账。若片方通过“刷量”做高数据,便可借此获取更多来自视频网站的分成收入。
3、加剧资方风险:同时,播放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片方下部戏的融资情况。片方通过“刷量”获取更多市场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32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