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电视剧市场回归理性、观众的审美水平提高以及制作水平的进步,国产古装剧打响了一场美学变革之战。越来越多的视频平台和影视公司纷纷入局,在探索中国传统古典美学表现方面做出了不少有益的尝试,《琅琊榜》《甄嬛传》《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长安十二时辰》《鹤唳华亭》《清平乐》等“高颜值”古装剧带给观众不少惊喜。唤醒“传统美学”、制作更为精良的内容已然成为国产古装剧的新浪潮。
而在这众多的影视公司中,正午阳光可谓是在古装IP中探索“传统美学”的先锋者。从《琅琊榜》系列到《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再到当下热播的《清平乐》,在保证作品娱乐属性的同时,着重提高了剧集的审美功能。正午阳光通过这些剧集的实践,也让市场看到网络IP可以有成为符合主流价值的“历史正剧”的可能,可以被年轻观众接受甚至追捧。
服化道、镜头构图
于细节之处的精雕细琢
正午阳光在探索传统美学的第一个举措,在于对服化道的审美追求的提高。年《琅琊榜》的推出可以称得上开启了近年来国产古装剧审美的新浪潮,引发后来的古装剧纷纷效仿。剧中各种礼仪、称呼的设计,也都根据汉朝、南北朝时期的风格和礼法而来,参考了文献记载、古代壁画和出土文物等丰富史料。剧组更制作了上千套服饰,每个微小的细节,从服装布料到刺绣暗纹,从头顶玉冠到腰间配饰,都经过仔细的考量。再加上严谨诗意的对称、三分法则、黄金分割等构图,将古装剧的“真”与“美”提升到了一个全新高度。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则很好地复现了宋代民族风情。在古朴雅致的中式布局,设计考究的场景灯光等细节加持下,整部剧较好地还原出中国传统文化之美。车水马龙的州桥夜市,汴京城繁华的街头巷瓦,大宅府邸里古朴雅致的中式风格场景......让剧集多了几分古典韵味和文化气息。剧中描绘的古代宦官世家深闺女子的生活,花、茶之道,香、书之法,为观众揭开了古代文人生活画卷的一角。
正在热播的《清平乐》在遵从史实,细节考究方面同样出彩。单看宋仁宗、曹皇后等主要角色几个重大场面的服饰造型,都有真实历史原型画像可考。剧集更是高度还原了历史上的宋朝,从街头市井到庙堂宫廷,从服饰到妆容,从焚香到插花,从家具摆设到一蔬一饭,辅以大量大气恢弘对称构图,全景式地展现了宋仁宗时期的大国风貌和人文气息。
在《琅琊榜》之后,纵观近年来大热的古装剧,无论是架空还是真实的古装剧,在服化道和镜头构图方面,都呈现出较高的美学追求。这些细节影响观众观剧的第一眼审美,决定了一部剧集的基础品相,也成为剧集宣传的先行营销话题。
有“皮”也有“骨”
对传统价值观的呈现,对历史的思考
精美的服化道和构图细节是吸引观众观剧的手段,但真正有价值、并持续吸引观众追剧的,是剧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承接、以历史来观照现实,而这正是正午阳光追求“传统美学”的第二个维度。作为网络IP改编剧,《琅琊榜》《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清平乐》显然颠覆了很多人对改编剧的认知和期待,剧中对传统文化的承接、在历史观的角度上观照现实人生,实现了文化价值上的提升,透露出独有的“精气神”。
《琅琊榜》之所以能取得高口碑,最重要的在于它所表达的价值追求——“赤子情怀”。该剧以平反冤案、扶持明君、振兴山河为主线,讲述了“麒麟才子”梅长苏为昭雪多年冤案、扶持新君所进行的一系列斗争。梅长苏和萧景琰之间至纯至善的友情、披肝沥胆的信任让观众动容;梅长苏为求真相公平正义昭雪多年冤案,唤醒观众内心对公平正义的呼吁;舍弃“小家”、明知会搭上性命,依然选择上阵杀敌,这份对家国的忠诚更是让观众敬佩。这些古今通用的价值观引起了观众的共鸣。
《知否》的原著聚焦于宅斗,而电视剧版则更为注重展现盛明兰的成长。从真实的宋代平淡生活来映射家族兴衰,每个人物个体命运的差异也体现了剧集对现实的观照。盛明兰坚守原则底线,积极面对生活,在生活中与家人相处“克己复礼,携手共度”;顾廷烨在经历至亲背叛后,依然不舍弃正义,保持正直保家卫国;齐衡违逆父母之命,最终错失了自己一直想要坚守的感情……故事中包裹着不同的人物命运,他们又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真实的人间百态。
《清平乐》保留了原著《孤城闭》里宋仁宗女儿赵徽柔与内侍梁怀吉之间的感情纠葛,但将故事主线调整成了宋仁宗的一生。通过宋仁宗在生活、朝堂的种种,观众也能“以史为鉴”,思考当下。比如晏殊、欧阳修等屡次劝谏要被贬,但为了国家利益,依然秉持“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带着“明知不可而为之”的悲壮去劝谏。同时,剧中晏殊、欧阳修、韩琦、王安石等大家或文笔风流,或铁骨铮铮,或有经天纬地满腹才华,或有忧国忧民的良知,都传递出千古不灭的人文情怀。
慢节奏叙事
剑走偏锋的尝试
近两年,“爽剧”逐渐成为观众的心头好,快节奏的叙事、飞速发展的感情、开挂且充满戏剧性的人生,都让观众们看得欲罢不能。但《琅琊榜》《知否》《清平乐》都被观众吐槽过剧集节奏太慢,同时,《清平乐》和同样出自于正午阳光的《我是余欢水》的“左右手”互博,也再次引发了剧集应该是快节奏还是慢节奏的问题。
其实节奏快,并不是判断好剧的唯一标准。不可否认,观众被拖沓注水的长篇烂剧“祸害”已久,同样也有不少靠刷短视频、用倍速看剧过日子,愈发没有耐性的观众。对他们来说,3秒钟一个短视频没进入重点,就会直接往下刷,这种习惯很自然地被带入到观剧中。而对于具有一定内容、人性历史深度的剧集,复杂化、慢节奏可能有些剑走偏锋,但对剧集行业而言实则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琅琊榜》前两集为了交代清楚剧中人物和其中的利益关系确实有一些闲散笔墨,也让观众不太适应。但是一旦这幅庞大的画卷被展开,每个人物之间的互动看似无意实则串联,朝堂之中的尔虞我诈和江湖之上的波云诡谲交织起来,都在主角梅长苏看似波澜不惊的弹指之间。那种安静缓慢却裹挟万钧之势的感觉,会逐渐带给观众隐秘的畅快感。
而到了《清平乐》,在这个“短平快”流行的年代,剧集采用了一种温和的方式来“讲”故事,但节奏慢不等于情节注水。不难看出,剧集是有还原““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的文化盛世的野心。而这些真实的历史背景,都需要情节来一点点铺呈。
剧中更是有大量文臣谏言的场景,朝堂之上的唇枪舌战大都平铺直叙,有大量文绉绉的对白,它必定会让剧情节奏显得冗长,但这些也并不是注水的废话。相反,字里行间会出现国产剧中不常见的思辨色彩。比如赵祯为怀念生母而做蜜饯,却没想到自己的喜好引来达官贵人跟风效仿,民间的果子和药材价格因此飞涨,最后导致平民百姓家破人亡。直到韩琦在殿上进言,赵祯才领悟到,位高权重的人是不能为了一己私欲而任性妄为的。
目前看来,这部剧的节奏虽慢,但细节扎实,逻辑经得起推敲。就是在这些慢节奏的细节铺垫中,人物关系、性格背景、情感脉络在诸多相互叠套的细节中不断推进,互有因果,人物的性格也更立得住。这是一部需要观众静下心来细品的历史剧。
从《琅琊榜》到《清平乐》,我们可以看到正午阳光在剧集上形成的一套风格化的“传统美学”法则——从景别景深构图到考究的服化道,独有的“精气神”和扎实的故事内容,也能看到国产剧逐渐告别粗放式制作时代的进程。而如何打动年轻观众,并且保持剧集的品质,依然是古装剧乃至国产剧要努力的方向。
—THEEND—
作者
杨倪
编辑
杨倪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39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