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兴显然是打算将抖音这个最大的敌人引到战壕。
文|《中国企业家》记者邓双琳
编辑|李薇
头图摄影|邓攀
美团股价,惊魂一周。
1月17日,美团港股收报68.75港元/股,首次跌破年上市69港元/股的发行价。此后一周,美团股价几乎都在破发线游离,1月22日收报65.40港元,再度创下历史新低。
实际,自去年11月开始,美团便进入了“跌跌不休”的状态。王兴对此直言“股价被低估”,他认为目前美团在二级市场的股价只反映了外卖单一业务的价值,并不符合公司的内在价值。
为了拉升股价,美团开启了上市后的首次回购,从1月10日开始,连续几个交易日进行回购,每次斥资约4亿港元。结合近日港股整体反弹影响,1月24日,美团收盘价70.30港元,涨超6%,暂时告别破发泥潭。
三年前,美团站上2.6万亿港元市值巅峰,如今,其市值跌去八成以上,仅剩.17亿港元。
一种说法是,美团市值的大幅缩水,受估值模式转换影响很大。过去美团按照SOTP(分部估值法)估值,到店、外卖、新业务分别值多少,加起来就是集团的整体估值。在这个模型下,新业务虽然亏损严重,但最低也只是算0估值。过去的阿里、腾讯,几乎都按照SOTP给予了更高估值。
但如今潮水退去,公司整体盈利水平更为重要,越来越多的投资人开始采用动态市盈率(PE)估值法,按集团的利润给出一个合理的倍数。这种计算办法更看重投资标的所带来的现金流回报,因此,美团亏损的新业务相当于估值为负。
在此标准下,许多人认为,美团当前的估值实际上是回归了更符合经济下行周期的理性状态。一些人则持相反态度。
证券分析师王谦告诉《中国企业家》,估值法的转换只是表面解释,估值从来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每个人心里的秤都不一样,“美团市值大幅下跌,是多方面原因的叠加,包括内外环境和政策,毕竟个股难成市”。
在王谦看来,市场对美团最大的担忧来自美团自身经营。“美团的盈利能力不算弱,但护城河不够牢靠,流量成本方面也没有形成均势。在当前环境下,分布垂类业务的护城河不是最强的情况下,估值肯定会有衰减。”王谦强调,“除非美团有超群的科技创新概念,但目前来看,美团几乎没有涉足符合政策期待的硬核科技,而增量业务也无法形成较强的原子化。”
与昔日市值过万亿相比,如今的美团很脆弱。近期,市场频繁传出抖音将收购饿了么的消息——一个是与美团缠斗多年的老对手,一个是让美团最头疼的新贵,二者一旦联手,对美团将是毁灭性打击,即便双方已辟谣,但美团股价还是应声下跌。
海通国际研报数据显示,年抖音本地生活GTV(总交易额)约占美团三分之一,接近亿元。抖音发布的《年度数据报告》显示,年抖音生活服务平台总交易额增长%,有超过万家门店获得生意增长,入驻服务商数量增长1.79倍。
过去一年,美团对抖音开启全力防御模式,花大力气打价格战,几乎“抖音有的美团都要有”——推出特价团购,绝大部分团单价格与抖音全面对齐,部分单品甚至补贴到比对方价格更低;推进官方直播,覆盖范围扩大到多个城市。
美团的竭力防御虽然守住了增长,也因此牺牲了一部分利润。但精明的王兴,显然是不会甘于防御。年,他能否带领美团打赢和抖音的这一仗?美团是否还有机会回到万亿巅峰?
到一线去美团的危机感,源于抖音的攻击已经来到了美团腹地。
作为利润奶牛,美团到店(含到餐、酒旅、到综等业务)显然是美团的七寸,而抖音不断“挖墙脚”的行为,已经对美团产生极大威胁。
以年第三季度美团到店业务收入同比增长为例,到店、酒店及旅游业务经营溢利同比下降,背后的原因之一是营销成本大幅增长。财报显示,季度内美团的销售和营销开支同比增速达到了56.4%。
而在此前四个季度,美团的营销增速均落后于佣金增速,年第三季度季度第一次反超。这意味着美团已经蓄力反击,抖音在到店、酒旅业务上对美团份额的蚕食,最直接体现在商户的广告投放上。
年,抖音刚开始涉足本地生活。虽然这是一块万亿市场,但几年来因为投入重、根基大,美团一直稳坐第一把交椅,也因此放松了警惕。年,抖音全力推进本地战略,美团陷入被动处境,不得不在内部成立防御小组,专门研究抖音的动作。
面对抖音的快速扩张,美团年才开始反击,在销售端发力,通过降佣、返佣来拉拢商户,陆续推出特价团购、直播等项目。
战火烧得很激烈。《中国企业家》从接近美团的人士了解到,去年美团的地推不仅要负责拉新,还要对标抖音做低价团购,“比如商户如果把抖音套餐下架,美团这边就可以在佣金上给一定的减免。如果两个平台都上架,最好是一样的套餐、一样或者更低的价格”。
此前也有媒体曾报道,美团去年“疯狂”过一段时间,比如在一个不算大的县城,一个月要求上六七十家新店,具体的指标会直接影响服务商的利润分配(美团服务商不从商家侧拿钱,全靠业绩分润),但事实上当地新增工商登记的店铺都没这么多。
美团的疯狂反击,获得一些成效。据公开报道,年全年,抖音本地生活的交易额核销前接近美团到店业务的40%,核销后介于23%到25%之间,而去年上半年,核销前的数据曾一度接近45%。
来源:视觉中国今年的气氛更加剑拔弩张。开年第一周,美团到店事业群总裁张川便向员工发布了内部信,直面到店业务过去一年的竞争环境。他坦率点出了美团目前的困境,“如果对手太强,我们怎么办?两个平台的天赋不同,我们应该怎样打赢一个长期的战争?”
张川也透露了美团到店业务舒服日子过得太久而导致的问题:面对抖音本地生活的进攻,美团到店业务的一线销售团队只能使用“补贴”“客情”去顶住,美团到店业务的产品经理,不知道寻找低价的用户的需求,不会使用APP、小程序和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71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