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历史的进程中有过从未掉队,即使面对近代史上严重的民族危机,也展现出极强的抵御力量。华夏古国的风韵,在千年风沙的吹打中历久弥新。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一系列成功的政治方针与优良的文化传统在世界上展现了东方巨龙的风采。亚洲版图中一直存在的文明大国无疑引来了众多国家的学习。
类似埃塞俄比亚一样曾经十分贫穷的落后国家,在学习到中国脱贫致富的经验后,短时期内成为了东非的第一大经济体。
某些国家在参照中国的优秀方面进行模仿时,还只是抱着取长补短的心态来学习的,但位于亚洲的一个国家越南却是将中国的整个形态仿照得似模似样。
很多欧美地区人民在了解到越南后认为它简直就是中国的孪生兄弟,在根本上这两个国家具有极强的相似点。
孪生兄弟的相似之处
同样是社会主义国家的越南,拥有着58个省与5个直辖市,由越南共产党执政的党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该国基本政治制度。
从细节上看,越南行政划分区域中的省市名称有不少与中国县市名称相似,这间接导致了越南地域被误认为是中国的领土。
更具有迷惑性的是,越南文字和中国汉字无论是在读音还是书写方式上都很相近,甚至在与越南人的交流中我们能清晰地感受到当地语言和我国广东地区的粤语节奏雷同。
喜爱观看影视剧的读者还可以发现越南常常翻拍中国电视剧,比如《西游记》、《还珠格格》等。
在衣饰着装方面,越南还延续着十几年前的中国服装款式,如果现在我们去到当地街头游走一圈,肯定会觉得这莫名的熟悉感仿佛来到了90年代末21世纪初的中国。
中国与越南的千年纠缠
在文化归属感十分强烈的中国里,许多人们纷纷无法理解越南为何不发动自身的创新创造能力,一定要在各方面抄袭中国,制造出山寨产品来博取世界眼球。
其实中国与越南的纠葛在千年之前就已经开始了,两国的祖先源自一处,可以说是同宗同源。越南西起云贵高原、北起广西红水河流域,在东南方向可以追溯到红河,属于百越的骆越之地。
这个国家公认的百越之祖名叫貉龙君,传说中他是越南第一位君主泾阳王的孩子,而泾阳王正是中华先祖神农氏的后代。
越南的主体民族叫京族,自古京族人所在的这片土地就与中国疆域有着难以说清道明的关系。
战国时期,群雄角逐,古蜀国被秦国灭亡后,王子出逃至南疆区域攻占了貉龙君长子开辟并持续多年的文朗国,自立为安阳王。
之后秦朝将领赵佗见时年中原混战,于是在岭南一代建立南越。公元前年,赵佗灭掉安阳王建立的瓯雒国,在越南北部和中部设立郡县,往后一千多年里,越南成为了隶属于中国的直系领土。
直到五代十国时期,越南看准当时的混乱局面,利用武力摆脱中国控制,成为了一个独立发展的国家。
但由于自身势单力薄,内部战争频发,并且大部分百姓思想与行为习惯依旧沿袭着中国的传统,于是在清朝以前,越南还一直以中国各代藩属国的身份立于各国名录中。
因此,中国对于越南的影响是长时期、大范围、深层次的。就古代越南的政治体制而言,它一直采用中国传统封建帝王专制来治理,受到的语言文化也在千年变革之中未有大变。
在整个东亚大陆中,我们不难发现各国文字虽在时代发展里逐渐找寻到自身特点并自成一片天地,但依旧有着中国汉字的影子。
毫无疑问,中国汉字是东亚地区最早出现的一种完整度极高的文字,朝鲜、日本等国家在古代都曾受到汉字的普及,至今在日语中仍能看到部分汉字的出现。
位于西南方向,见证过中国各朝代文字变化的越南是汉字的忠实拥戴者。汉武帝时期,汉字传进越南。
当时的越南正属于中原王朝的管辖范围,于是中原文字便在这个偏僻、文化缺失的地域扎下了根。在当时的越南王室,汉字是最高贵的语言文字,国内的文人雅士无不以汉语文字的使用作为身份的象征。
当时以汉语保留的越南著作不计其数,安南诗人范立齐曾写下《书怀》一诗,其间病骨平分秋岭瘦,臣心仍伴月轮孤一句表达了自己对于山河破碎的凄凉感,颇有当时类似于杜甫的哀伤。
在整个越南的国家治理中,一切与高层相关的事宜全部使用汉字书写,比如科举考试、经营贸易、颁布圣旨等。
底层百姓们在越南制度的提倡下,也纷纷学习汉字,许多孩子自小就将《三字经》当做启蒙书籍。
去汉字化
越南人使用汉字这件事,延续了多年,但在公元13世纪,越南人开始希望退出运用汉语文字的舞台,于是他们在汉字基础上设计出喃字。
这类文字虽然是越南人民创作的,可仔细对照后我们不难发现所谓的创造也只是运用了象形、嫁接、音译等高等抄袭手法将汉字及其发音改造了而已。
说得更直接一些,就是汉字衍生品,但这些其实对其国家语言发展并无成效。
比如在古汉语中的发音与如今粤语发音有着相似之处,汉语在越南人进行部分加工后依旧留存有古汉语音调,但粤语和越南话的来源地域却不相同。
于是越南语言和粤语相似的解释便是二者都在历史演变之中得到了部分古语发音的保留,也从侧面反映了中国古文化对越南的影响至深,难以挣脱。
即使越南对于摆脱汉语已经有所行动,也无法大量去除中文文化在其国家产生的根深蒂固的影响,所以在越南汉字的运用一直持续到法国统领越南时期。
年8月,革命胜利后的越南人在时代趋势的作用下,启动了去中国化教育。
受到西方文化冲击的越南人开始有意识地根据越南本土发音和拉丁文字结合创建新型文字,成为了现在的国语字,自此中文汉字才逐渐消失在越南的官方用语中。
强大的文化影响力是具有国家内涵的,长期浸染在中国文脉里的越南百姓依旧存留着与中国相关的审美喜好,再加上越南惯于倾向融合他国文化,现在看到的山寨品也就不足为奇了。
事实上,只要两国之间能够构建良好发展关系,不互相侵犯利益,中国与越南的众多相似之处也可以看做为一种邻国相处时的亲近方式。
文/羽昕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31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