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是稍有异常的人事变动,也总能勾起国人的好奇心。
11月4日,一汽大众官方宣布,孙惠斌接替荆青春,出任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执行副总经理,全面负责奥迪品牌营销工作。
荆青春调任中国一汽集团移动出行事业部,具体职位不祥。按照一汽大众历来四年为一届的换岗制度,加上一汽集团董事长徐留平提出的“试用期一年,任期三年”的任职制度,荆青春在一汽大众奥迪的任期理应到年9月才结束。
提前一年换人的背后,不管什么原因,奥迪确实有烦恼。
奥迪的烦恼
这几年,奥迪的日子不好过。今年前三季度,奥迪销量49.1万辆,仍落后于宝马和奔驰的52.6万辆、52.59万辆。
时过境迁,是奥迪近几年在中国市场处境最切合的形容词。曾经占过的“便宜”,如今都成了绊脚石。
“过气的官车代表”这一形象挥之不去,“过气”让郊区养鱼大户失去了攀附A6L的动力,而“官车代表”的固有定位又让年轻人“嗤之以鼻”。
这个问题就严重了,年轻人接纳有障碍,是时下品牌大忌。
但从近期的产品套路上看,奥迪似乎并不为此感到烦恼。A4L和Q5L这些针对相对年轻群体的主力车型在年轻化上做了皮毛改动,然后是A7、Q8两位硬汉,连番轰炸。
没能摆脱中庸内敛气质的A4L和Q5L让人感受不到丝毫的新鲜感,至于A7和Q8,怕不是奥迪对时下取向有什么误解,老中青都热衷于练块儿未必等于都想做钢铁直男。
新车是汽车品牌与受众最好的互动,这几板斧下来,奥迪没能讨好到年轻人。忍不住想问,总是要启迪未来的奥迪,你的未来,等着谁买单?
不是要diss奥迪,相反,扉旅汽车团队成员不少都是奥迪忠粉。和非车圈朋友聊了聊,朋友也是捶胸顿足:“这几年奥迪的忠粉不好当!奥迪现在的车型,爱的起来的估计一辈子也买不起,买得起的全都爱不起来。可能我不是奥迪的受众了。”
直观感受背后,问题出在奥迪在中国用了几年的时间仍没能完成自我革新。
遥想当年
奥古斯特·霍希是出生于萨克森州的乡间小子,年纪轻轻履任奔驰制造部门负责人,但这样顺风顺水的职场经历没能让他满足,年,他离开了奔驰,来到科隆,创建了自己的汽车公司——奥古斯特霍希公司,奥迪诞生。
年,四大汽车品牌奥迪、DKW、霍希、漫游者联合成立了汽车联盟公司,顺势成为德国当时第二大汽车制造公司。奥迪相扣的四环LOGO分别代表了参与合作的四家汽车公司。
年,汽车联盟公司与NSU汽车公司合并成立了全新的奥迪NSU汽车联盟股份公司,“奥迪”二字成为公司正式名称。
此后,在“启迪未来”的号角中,奥迪起飞。
七八十年代的奥迪,不断在推出让人耳目一新的车型,奥迪、奥迪80、奥迪50,即便没经历那个年代,也总能从老影视剧里看到这些车型的身影
九十年代和二十一世纪初的奥迪,与其说在突破,不如说在谱写不朽的神话。
全铝车身的豪华车A8问世后,奥迪发起了一次全面换代——奥迪80、90变为A4,奥迪、变为A6,紧凑车型A3系列、入门级跑车TT、小型车A2系列、越野轿车“全能四驱”相继进入大众视野。
十年间,主力车型由两大系列扩展到五大系列,覆盖当时几乎所有车型级别。
从先发制人入华,到被定义为权威与地位的象征,再到在长达20多年的时间里号称“最懂中国市场”,奥迪在中国车市“占尽了便宜”。
如今,先发之势消弭,奥迪回归本心,把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55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