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影视公司 >> 影视公司资源 >> 正文 >> 正文

暑期档破3亿票房的动画电影黑马竟然出

来源:影视公司 时间:2025/4/20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王培莲在刚刚过去的电影暑期档,吉林本土团队打造的原创IP校园动画电影《茶啊二中》以破3亿元的票房成为一匹“黑马”。在观众们跟着电影中的人物和情节连连爆笑的背后,是一批留在长春、进行原创动画IP创作的青年动漫人的坚守。长春有“电影之都”的美誉,是新中国电影的摇篮。年创办至今的中国长春电影节,是新中国第一个以城市命名的电影节,也成为这座东北城市的文化名片。近年来,背靠长春浓厚的影视文化底蕴,本地原创动画IP作品在国内市场显现出竞争力。作为动画人才培养的教学基地之一,吉林省多所在国内较早开设动画专业的高校,凭借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让动画专业毕业生成为全国就业市场上的“高质量就业群体”。但伴随着持续长时间的东北人才流失,影视和动画类人才也纷纷选择去北京、上海、杭州、广州等影视和动画产业集聚的一线城市。如何让“老牌”电影城持续焕发新活力?在为全国培养动画人才的同时,如何能留住更多动画人才?吉林高校和相关部门一直在努力探索。

如何打通动画教学与实践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国内一些高校的动画专业培养内容的滞后性,以及教学和实践脱节,是动画人才培养面临的普遍难题。《年中国动漫产业研究报告》显示,从年开始,国内高校陆续开始设置专门培养动画人才的专业,很多艺术院校开设了动漫相关专业。尽管如此,目前每年大量的动画专业毕业生还是不能与动画市场的实际需求相匹配。动画专业也被教育部多次列入大学“红牌专业”名单。“红牌专业”,意味着失业量较大,就业率、月收入和就业满意度综合较低。北京一家三维动画公司的设计总监告诉记者,一些动画专业毕业生进入动画公司之后,短时间很难适应动画作品的生产需要,例如不会操作最新的动画制作软件,制作不出相对复杂的动画场景等。也有不少动画专业的毕业生,求职前要专门去动画培训机构报班,学习使用相关软件和制作技术。吉林动画学院是全国最早一批开设动画专业的高校——年,该校在成立之初就开设了该专业。因为彼时动画人才稀缺,年,该校第一届名动画专业本科生毕业,被市场“疯抢”。在吉林动画学院创始人、董事长兼校长郑立国看来,因长期受体制、机制等多种因素影响,动画人才培养和产业需求在结构、质量、水平上还不能完全匹配,学、研、产被分隔为三个领域,产业没有作为办学主体进入教育,专业是按照学术性设置而不是按照产业设置的。在吉林动画学院成立之前,郑立国进行了专门的调研和学习,研究如何把动画专业的“学产研”结合起来。如今,在长春市硅谷大街上,吉林省动漫游戏产业园矗立在十字路口。在这个产业大厦里,有吉林动画学院成立的公司。公司内,设置的很多创意类工作室,成为学生学习和实训平台,让动画专业的学生参与到文化创意产业的全流程当中。以吉林动画学院的原创动画IP《青蛙王国》系列电影为例,学生以实践课的形式,由电影制作团队技术大咖授课,指导学生参与到动画电影的制作当中。目前,吉林动画学院现已形成了从剧本策划到前期设计、制作生产、市场营销、衍生产品设计与销售等动画电影全产业链体系。把产业融入教育,打通教学与实践,是吉林省高校动画相关专业一直以来的探索。在东北师范大学和吉林艺术学院,动画专业教师则从指导学生参加国内外各类动漫原创比赛或参评各类原创动画电影短片奖项入手,指导学生及时掌握不断更新的设计软件和设计理念。

人工智能背景下高校动画专业何去何从

时下,人工智能技术火爆全球,动画这类以创意文本、概念设计、数字技术为主的创意产业受到了直接影响。作为动漫游戏产业人才培养前端的高校动画专业,也要做出及时应对和调整,适应行业对于动画人才需求的变化。摆在很多高校动画专业面前的课题是:不仅要培养与市场需求相匹配的、“上手快”的动画人才,更要注重培养动画专业学生的综合艺术素养和创造能力,为国内原创动漫产业发展储备创意类人才。“数智化软件和工具的使用,可以提升动画产品的制作效率和呈现效果。”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动画系主任于志恒对人工智能的普及和应用持乐观态度。同时,为了适应人工智能和新技术的快速迭代,东北师范大学在动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上也不断进行更新和完善。于志恒介绍,东北师范大学动画专业每年招生35人左右。大一主要训练学生的美术、造型和创意等基础思维。此外,为了减少和避免教授内容的滞后性,东北师范大学还对动画专业的课堂进行了教学改革。在东北师范大学动画专业的课堂上,摒弃了以往传统的课堂漫灌,实行教师精讲加小组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的形式。同时,由任课教师及时把专业的前瞻性内容和信息引入课堂。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于志恒还尝试调整了考评学生作品的标准。以往评价学生作品时,更多看整体完成效果。现在,于志恒会更看重学生的原创性和创意思维的表达,提高了这一部分的评分比重。在于志恒看来,如果高校培养出来的动画人才没有过硬的艺术综合素养,就无法完成对人工智能的驾驭,只能停留在对工具使用的浅层。今年上半年,为了及时掌握动漫市场的动态和发展,吉林艺术学院动漫学院副院长、学科带头人矫强走访了动漫产业相对集中的一线城市,调研了多家具有丰富动画制作资历的老牌知名动漫企业、以制作国漫顶流IP为主的三维动画公司、以制作原创动漫IP兼具行业人才培训职能的动画公司以及具有个性化艺术风格的小型动漫工作室、艺术工作坊。调研中,矫强发现,虽然人工智能的应用和   辑丨宋芊备校   对丨简蓓茜校   审丨孟诗琪值班编委丨张 宇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726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