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中国的电影产业有了非常迅猛的发展,从每年几部到现在每年都有大量的电影面世,有知名IP改变的成功之作《悟空传》《微微一笑很倾城》《何以笙箫默》等,它们也在不断引领IP改变的热潮,也有动漫电影制作《大圣归来》《魁拔》也深受好评,最近的《哪吒之魔童降世》更是引起了全民热议。精细的电影制作让他们的每一秒每一帧都表现得精致,这也让我们看起来非常过瘾。但是纵观整体,其实我们会发现我国的电影事业也并不是非常乐观,好的作品不过只是寥寥,大部分的电影还是有很多的缺点:有的电影在逻辑表现上不够清晰,所以在看完电影之后,也不知其所云;有的电影在制作上不够精良,构图什么的也让人看得不是非常舒服,以至于观影过半就放弃了观看。以上揭露出一个真相:制作电影并不简单。
那么我们该如何拍摄优质的电影呢?《电影镜头设计:从构思到荧幕》这本书就不容错过,它不仅将实际动手操作视觉化,而且还加入了操作步骤,给予我们的这些痴情于电影的人们一次机会,还为我们讲述了影视工作者的工作流程、电影的剪辑技巧、电影调度及拍摄方式,可以说是电影人的百科全书了。这本书不仅为我们提供了故事板这一个工具,让我对电影制作也有了全新的认知,以后看电影,不仅仅看剧情和演员,对于故事的逻辑性和拍摄方式也需要进行学习,这对之后学习拍摄都大有裨益。
这本书之所以能够为我们提供这么优质的内容,那就要得益于它的作者史蒂文卡茨,他在传统电影拍摄和动画制作领域有着三十余年的工作经验,而且是纽约最大的三维角色动画和特效公司CuriousDigital的创建人,被认为是业内公认的数码电影电视特效先驱者。而且他的诸多作品出现在广播、有线电视网和各大国际电影节上,可以说现代电影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也离不开他的付出,也真实因为他的付出,才让我们这些观众有幸的国际水准的电影。
在我对电影这个产业还不是非常了解的时候,一直认为电影不过就是将一段描述转换成画面的过程,这本书让我知道了电影制作并非如此简单。在电影拍摄之前,我们需要做非常多地前期工作,比如我们想要拍摄什么样的风格,做出什么样的影像效果这些都是我们前期需要考虑的,接下来就来和大家一起分享我对看完本书的思考。
01
故事板是将想法形象化最有用的工具
前几日我也看过一个如何成为导演的课程,里面就有涉及到“故事板”,虽然课程中将其成为“分镜头”。但是它其实就和故事板的作用是一样的,用于呈现我们对于电影的思考和呈现。这个过程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是对我们影像感记录的一个过程,它不单单是将我们的创作过程记录下来,更能够为我们后期的电影拍摄很有指导意义。
如果没有故事板,我们会发现我们拍摄的东西更多的时候是天马行空,并没有办法做到完整的内容呈现,在逻辑的连接上也会出现问题,比如将两个桥段之间如何无缝连接,如果没有故事板的话,我们可能就忽略了合理的过度,会让这个故事逻辑显得不合理,这个真是电影所忌讳的部分。
它还可以成为制作团队沟通的最佳工具,比起相对晦涩,各有看法的句子内容,这样的故事图片呈现更加能够吸取各方的意见,不可否认,故事板的沟通价值会因为制作的复杂程度而增加,越复杂的内容,经过故事板地分解,也能够有非常好的呈现,就算是小规模的、戏剧性的电影,通过故事板也能够有非常好的呈现,它还能够帮助导演掌握当时的气氛,帮助演员精炼对白,让他们更加容易进入状态。所以说故事板非常有用。
在书中我也学到很多在故事板中的一些表达方式:例如我们我们可以借助线条和箭头来表示摇镜和移动镜头,我们也可以借助全景示意图来表现垂直的摇镜,这些都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部分。当然也可以通过在画中画的方式,在图案中画上线框来表示推轨镜头和变焦镜头,可以说在书中我学到了很多的故事板里的镜头语言,这对我来说也算是一次提升。
02
镜头的空间感和时间流
所谓的的镜头的空间感就是我们常说的构图,构图对于拍摄来说非常的重要。比较常用的就有以下3种镜头感:
I.特写
它可以给予我们和银幕中的主题带来一种亲密感,但是过多地使用这种镜头语言,会让观众们对拍摄场景感到不悦,因为对于我们自己而言,直接将摄像头怼在我们的脸前,换做是谁都不会感觉舒服的,因为一般来说我们通常都会躲避这样过于靠近自己的镜头的。
II.中景
中景是最常见的主要表达形式,它不仅可以先全景一样捕捉到演员的知识和字体语言,但是也可以捕捉到脸上微妙的变化。
III.全景
由于它需要借助长镜头来进行拍摄,而且它能够将所有说话者涵盖在画面内,这样一来就会让中景和特写间互切的剪辑模式就显得非常不必要,所以现在除了连接角色和场景之外,这种方式相对来说用的比较少一些。
这三种方式的相互结合和交互,才帮助我们勾勒出一幕幕好看的画面,这些都是我们进行电影拍摄需要了解的部分。
说起时间流的部分,其实就是我们的在剪辑时候的逻辑关系和时间流程,比如我们说:“国王死了。然后皇后也死了”,是不是就觉得故事显得平淡无奇,没有任何的吸引力,而如果将后面半句改成“然后皇后因为忧伤而死”,这样一来,不仅能够让故事有了清洁设置,而且也有了因果关系。这里不仅交代了故事的时间先后,也交代了故事发生的逻辑。采用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塑造情节,也能够为电视剧增加戏剧性的效果和内容。
03
尽信书不如无书,电影的拍摄还是要看自己的把握
虽然这本书给了我们很多的理论和实例,帮助我们如何拍摄出好看的、逻辑合理的作品,但是尽信书不如无书,虽然书中都是大师的实践经验,但是于我们这些人而言,不过只是理论的堆砌,我们不要将自己囚于所谓的条条框框之中,电影本身就是一门艺术,我们只要做好对艺术的追求,将最好的最美的一面展示给观众,这才是我们拍摄视频说要传达的和传递的一些东西。
虽然有生之年,我也并不知道自己是否有机会导演一场属于自己的电影,但是我觉得它让我学会尝试去记录自己每一天的生活,《电影镜头设计:从构思到荧幕》不仅仅是一本如何教我们去如何策划,如何拍摄一部电影,也让我找到自己的人生定位,我开始尝试遵从本心,去创作那一部属于自己的电影。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28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