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院复工以来,最火的国产电影,当属《八佰》,火到什么程度呢?
光是点映场就卖了2亿多,创造中国点映票房的最高记录;
正式排片首日破1.35亿,贡献了当日总票房的88%;
有预测,八佰能冲破20亿票房,如今最新票房已超18亿!
毫不夸张地说,《八佰》承担着中国电影业复苏的重任,凭借一己之力撑起了全国电影院的业绩。
获得今日成绩实属不易。据了解,电影《八佰》耗资5.5个亿,原定去年7月上映,结果因为技术原因撤档。
可最终,八佰还是完成拍摄,导演管虎的心血没白费。更重要的是,如今《八佰》的成功,让制片方华谊兄弟早在年的一项布局,没有白费。
这项布局,就是“八佰”的商标注册。早在年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就一连提交了18件“八佰”商标的注册申请。其中,不少已经成功核准注册,甚至包括与影视完全不沾边的商标类别。
如今,《八佰》的知名度及影响力在我国迅速扩散,“八佰”的商标价值也随之得到提升,可见华谊兄弟迅速着手申请相关商标实属明智。
为什么电影名字也需要注册商标?这又能保护些什么?
对电影本身而言,注册商标可能作用不大,因为和电影靠得更紧的应该是著作权法。那为什么影视大佬们仍为其注册同名商标?
首先,出新电影一定离不开宣传,而宣传则会使用到电影名字。如果商标被别人注册了,那你在宣传时就不能以电影名字为重点。
所以为了在商业上能更顺利地进行宣传,一般来说也会给准备上线的电影注册同名商标。而且在电影上线后,推出周边、游戏等等也需要用到电影名字。
提前注册相应的商标,把主动权握在自己的手中,这样在进行商业运作的时候就能使用电影名称字样进行宣传,明确宣示所有权,拒绝“山寨”蹭热度。
若是遇到侵权也能作为最有力的维权武器,让所有侵权者受到法律的惩罚。
其次,随着一部电视剧的热播或者一部电影的卖座,与之相关的影视作品名称以及重要角色姓名等标识就都具有了经济价值,随之而产生的商标抢注行为也是屡见不鲜。
商标抢注者可能在影视作品宣传之时就敏锐地嗅到了其中的商机,于是在影片还未开播之前就抢先申请注册了影视作品名称或是影片主人公名字等与影片密切相关的商标,等影视作品大火之后再以高价进行倒卖。
在早期的影视作品宣传中,许多影视制片人及出品公司尚未想到对影视作品名称进行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这使得商标抢注者有了可乘之机,也使得制片者对自己倾心投入的影视作品,丧失了在商标获益中分一杯羹的机会。
比如周星驰导演的电影《长江7号》,周星驰曾坦言,因为没有积极重视商标保护,致使其错失了“长江7号”商标带来的巨大经济利益,这也让他至少少赚了7个亿!
如今影视行业不仅包含了电影、电视剧、节目、动画等内容,网络直播、小视频的兴起,很多影视公司也会包含此类内容。
随着平台的多样性,影视作品存在更多被抄袭的危机,那么影视行业应该注册哪些商标类别?
41类-影片制作:节目制作、电影电视剧制作、录制拍摄服务,提供在线电子出版物、影视设备出租服务等;
35类-影视广告:广告植入、广告宣传策划、广告片制作、招商引资、影视宣传营销等;
40类-影像加工处理:电影胶片冲洗、图样印刷、照片冲印、影视作品涉及到一些周边作品集、演员写真集等;
44类-化妆服务:为演员提供化妆服务,影视布景,演出用布景出租等;
38类-官宣消息:信息传送、涉及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4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