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秋1“不该咬文嚼字地理解这些要求”,面对行业关于缩减成本的要求,资深编剧、导演、制片人白一骢告诉界面文娱。疫情正倒逼影视行业开启新一轮缩减成本的行动。5月,优酷、爱奇艺、腾讯视频三家视频网站联合正午阳光、华策影视、柠萌影业、慈文传媒、耀客传媒、新丽传媒六家影视制作公司,共同发布《关于开展团结一心,共克时艰,行业自救行动的倡议书》。《倡议书》提到的内容大都并不新鲜,比如反对内容“注水”,规范集数长度,鼓励精品短剧集,也再次提出缩减成本的要求,“即日起将对影视剧、综艺节目生产的各环节成本体系、价格体系进行动态调整”。从年开始的影视寒冬,叠加了疫情带来的不确定因素,年的影视行业从寒冬跌入了冰点——行业流动资金紧张,上市公司市值大幅缩水,据《经济日报》此前报道,疫情影响下,年已有家影视公司注销或吊销,是年全年的1.78倍。据不完全统计,疫情期间有大约60个剧组停拍,个项目延迟,预计今年电视剧产量将比年减少30%。如今,《倡议书》释放的讯号已经再明确不过,平台和制作公司都缺钱,缩减成本势在必行。但怎么才能真正合理降低成本?疫情过后,活下来的影视公司怎么才能走得更远?“一刀切是有问题的”在诸项成本中,演员的限薪来得要更早一些。早在年6月,五部委就曾联合发布通知,称每部网络电影、电视剧、网络剧、网络视听节目,全部嘉宾、演员总片酬不得超过节目总成本的40%,主要嘉宾、演员片酬不得超过总片酬的70%。之后,三家视频网站联合六大影视制作公司发表联合声明,共同抑制明星不合理片酬:单个演员的单集片酬(含税)不得超过万元人民币,其总片酬(含税)最高不得超过万元人民币。万的片酬是什么概念?新丽传媒曾在招股书中披露,周迅和霍建华在《如懿传》的片酬分别为万元、.7万元,仅两位主演的公开片酬占总制作成本的比例已经接近35%。图片来源:《如懿传》剧照如今,限薪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年2月,爱奇艺创始人、CEO龚宇在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年8月以后,采购的版权成本从最高的超过万一集电视剧已经回落到万以下,现在顶级演员一部剧的限价是万元。但在行业内人士看来,万的最高片酬还是太高了。一位打造过爆款网剧的制片人告诉界面文娱,限薪令发布之后,行业还是处于畸形状态,随便一个知名度不高的二三线男演员也要二三百万起步,导致其他环节赚到的钱还不到演员薪资的零头,与此同时,底层演员薪资又过低。“之前一部戏的男一号演我们的戏时报价才万,那部戏火了之后,他现在对外报价达到万,相比之下,制片人一部戏才能拿到二三十万。这背后也是平台推动的,但现在平台没钱了。”白一骢告诉界面文娱,年以前,给一个演员0万就是非常高的片酬了,但随着中间几年市场的波动,很多演员片酬过亿。“现在把上亿的价格降到千万,差不多万一集就是最顶级的价格了,看上去好像是合理了,但如果和之前只有几百万片酬的时候相比,能说现在的薪酬合理吗?”今年的两份倡议书再度规范了薪酬问题。4月,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首都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业协会发布的《关于厉行节约、共克时艰,规范行业秩序的倡议书》更是明确提到,建议电视剧、网剧制作成本控制在每集万元以内,摄制人员酬劳应同步降低30%。愿景虽好,但也需要在行业实践中找到行之有效的降低成本的方式。在白一骢看来,对任何行业来说,一刀切都是有问题的。“我们其实愿意给那些好的演员提高价格,因为他们能给你带来这样的价值。不同题材、体量的剧集本来也应该有不同的成本结构。”流量明星还会是购剧指标吗?平台发布的《倡议书》提出将对各个工种的演职人员报酬、特约演职人员与飞行嘉宾报酬、供应商价格、内容采购价格等实施现阶段市场可承受的价格管理,形成市场调节、能上能下、工种平衡、共商共担的定价参考原则。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影视行业并非高度标准化,一个原本就没有定价的行业该怎么限价?“行业内从来没有约定一个导演的片酬是多少钱,过往的价格仅仅属于报价。”白一骢觉得,《倡议书》的主旨是呼吁大家都不要虚报价格。“目前收片压力很大,如果我们把成本做得非常高,售卖的时候也会有压力,协会也希望行业能良性发展,不要造这么多烂账,否则行业的资金流动性就会越来越差。”耀客传媒副总裁孙昊告诉界面文娱,《倡议书》涉及到整个行业的产品价格体系,制作公司本就有着巨大的成本压力,所以大家其实都有强烈的落实的动力,但是具体能否落实还要看市场端的响应,特别是视频网站和电视台对于一些生产元素有没有特定的偏好。“说白了,这取决于平台是否会把特定元素比如流量明星等作为购剧的关键甚至是唯一指标。”但就流量明星而言,平台也有更综合的考虑。“如果做的是一个面向相对低龄观众的剧集,那流量明星也许仍然是重要元素;但如果这个项目想覆盖更广阔的受众,那么可能更多考虑的是选题、内容的深度以及综合的品质。”根据孙昊的观察,平台更多是根据作品的不同定位侧重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66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