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影视公司 >> 影视公司前景 >> 正文 >> 正文

哥哥张国荣已经离开十年,为何还是对他

来源:影视公司 时间:2023/1/2
北京中科白瘕风刘云涛 http://m.39.net/news/a_5798924.html

#张国荣#

1

《霸王别姬》获奖之后,陈凯歌启用原班人马拍摄《风月》,何赛飞演下来肝会疼,整个人抖不停,和她对戏的张国荣会过来抱住何赛飞,直到她不抖为止。

人们好奇他是如何把握人物塑造,演活了程蝶衣。

他在镜头前粲然一笑:我也不知道。

很诚实的回答,同时也是一个在采访里平平无奇的回应。

略微思考之后他接着说:可能前一辈子是那个年代的人吧。

蜜糖色的光线透过窗格打在张国荣笑眯眯的脸上,他像一只猫支起右腿,舒服地蜷在沙发上,分外安宁。

主持人问他:电影里的唱段你会唱吗?

他眉毛一扬,羞涩地回了一句“还行”,像一个待夸的少年。

父亲是香港有名的制衣大王,自己是家里的老幺,张国荣的童年衣食无忧,家庭氛围却一言难尽。

除了自己的生母,家中还有两位姨娘。

张国荣从来不会像一般小孩那样,窝在母亲怀里撒娇,印象里她总是对自己冷冰冰。

在访谈节目里,张国荣从来不掩饰对父亲的失望和批判。

他认为那是一个乏善可陈的男人,沉迷酒色,没有尽到父亲和丈夫的责任。

英国留学期间,父亲病危,张国荣提前结束学业回国。

已经习惯独居生活的他无法适应和一大家子人挤在一起,于是逃了出去,自力更生。

他在香港跑马地摆摊卖鞋,后来在牛仔裤店当店员。

父亲动用关系安排他去律师行上班。

他从打杂开始做起,干过文员、助理,心里为自己中断的学业叫屈,希望可以回到英国,继续读书拿奖学金。

有一天,同学约他报名香港唱歌比赛,报名费5块。

家里的佣人借了他20块钱,比赛结果很快出来:同行的同学被刷,张国荣入选了。

第一次和演艺公司签约,张国荣赚了块,其中用于租房,给妈妈,自用。

闻者无不惊讶,你母亲生活条件不需要你救济吧,况且还是一半的生活费。

张国荣却是一脸得意。

大概越是缺失的东西,你越是想去证明它。

母亲去他的住处总是会询问他:可不可以用一下你的厕所。

张国荣觉很受伤。

“朋友之间都不会这样问吧?”

张国荣一度想移民加拿大。

他在山上租了一处房子,每天一睁眼就住在半山腰,云雾缭绕,感觉自己变成了仙人,随时可以饮酒作诗。

过了三个星期,有只鹿闯进花园吃花,感觉真不错。

六个星期之后,它又来吃花。

张国荣给它取了个名字:“Bambi,你仲来?吃完我的花好走了哦!”

后来他觉得这样的生活对自己来说有些早,“等死啊是不是”。

内心深处,他依然向往弹丸之地上生活着七百万人的香港,那种熙熙攘攘的人间烟火。

“后来我才知香港才是天堂。”

有段时间,张国荣在邵氏电影拍戏不顺,和爱人吵架分手。

回家的路上,他边开车边哭着唱《旧梦不须记》,回到家躲进房间继续哭。

这时,母亲走进房间对他说:“仔你别哭了,你这样我很伤心”。

张国荣哭得更厉害了。

在一档谈话节目中,主持人讲到自己母亲已经去世6年至今没有释怀,言语之间已经泪光点点。

张国荣马上安慰她:其实孩子和父母之间也是讲究缘分的,到父母过世,缘分也就尽了。

他在努力使气氛活跃起来。

2

《霸王别姬》里有两拨人,有人顺应时代,有人坚持自我。

无论识时务还是冥顽不化,最终都没有什么好果子吃。

那还不如活成程蝶衣。

电影最后,霸王为了活命招供了小豆子,程蝶衣却没有将矛头指向对方。

他觉得,生命要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

不能按照自己的意志尊严美好的活着,这样的生活他不接受。

人是可以像程蝶衣一样对自己从一而终的,只是需要付出代价。

如同他在香港文化酒店上的纵身一跃,肉身消陨,精神获得了永生。

张国荣的眉目如画、浑然天成的演技、温润如玉的君子风格,永远定格在昔日光影里。

张国荣是一个完美主义者。

唐先生曾经对他说,别人得到70%就会满足的事情,你要做到90%才满足。

“你总也不能满足,所以很可怜。”

他的所有衣物都按由短到长,由浅到深依次排好,间距一致。

拿出衣服后,只要轻轻晃动衣架,衣柜就会回复原样,他经常向朋友得意地演示这个过程。

张国荣家里有很多东西,但他搬家只需要一天。

事先计划好一切,记清楚每个箱子里装的是什么,先搬什么后搬什么,到新家后就立刻摆放好。

他忍受不了乱七八糟。

这是轻度强迫症的表现。

艺术创造活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他对完美主义的追求。

《霸王别姬》最初找了三名京剧团演员作替身。

张国荣拒绝了替身,从香港飞到北京,进行了半年的京剧学习。

那正是他的事业巅峰期,半年的时间拒绝了通告无数。

有人问他,《霸王别姬》里最难演的是哪一场。

张国荣马上就来了兴致,双臂一环,一副要大说特说的气势:

最艰苦的戏是换角的戏,也就是徒弟顶了程蝶衣的那场。

比如说张学友是我的徒弟,哈哈哈哈。

有一天我正在唱歌,他让我下去,就是那种差不多大半辈子在台上,突然有人上来要顶替了你的感觉。

拍摄那天很累,连续拍了18个小时,张国荣全程化着京剧妆,没有吐。

“他们说你前一辈子一定是一个花旦。”

这个时候的他又变成了一个少年感十足的男孩,暗戳戳表示自己的强大。

娱乐圈里从来不缺假装的卑微和虚伪的客气。

有能力的人就应该狂妄和张扬,这是一种诚实。

张国荣自始至终都在做一个真诚的人,诚实的人。

他和唐先生外出逛街,后者发现有记者偷拍,提醒他。

下一秒张国荣毫不犹豫拉起唐先生的手,大大方方的往前走。

我喜欢你是我自己的事情,全世界都无权干扰。

和唱歌相比,张国荣更喜欢演戏。

他说自己不喜欢成为程蝶衣这样的人,因为自己的生活对比程蝶衣要幸福许多。

但他喜欢演一些悲剧角色。

张国荣和程蝶衣一样的地方,是极度的自恋,以及舞台上极度的自信。

猫有九条命,做演员甚至可以超过九条命,因为每部电影都可以像一条命,每部电影都可以是一个人生。

他最真实的自己放到影视作品中,尽情塑造各式各样的自我。

对戏的时候,张丰毅到了一看到张国荣就发毛的程度,直说“受不了国荣”。

刚认识的时候不这样,演着演着生活中就变成了这样,“都躲着他”。

生活中的张国荣又是蛮英武的,比如在吴宇森的电影里,他拿枪的动作利索干净。

张丰毅和张国荣同岁,本命年的时候,张丰毅送给他一根红绳。

拍完《霸王别姬》,张国荣评价:巩俐、张丰毅、葛优都是很出色的演员,希望下部电影能有机会再合作。

那时候没人会预料到,他将会欠很多人很多作品,比如徐克以他为原型的《王先生》,比如自己的导演处女作《偷心》……

3

年,33岁的张国荣参加《今夜不设防》。

那是他的第一个事业巅峰期,简约的西服白衬衫搭配就让整个人英俊潇洒、意气风发。

采访他的是“香港四大才子”之三——黄霑、倪匡和蔡澜,张国荣坐在中间,众星拱月。

四个人坐在摄像机前,抽烟喝酒、吹牛逼聊女人。

相比日后镜头前愈发稳重的风格,彼时的张国荣像个稚气未脱的高中生。

他为没拿到金曲而忿忿不平,为粉丝之间的厮打义愤填膺,因为昔日被服装店员藐视而耿耿于怀,因为自己拿大半工资来租房子搞装修而洋洋自得。

此时的张国荣,像极了80年代那个汪洋恣肆的香港。

他年出道,当时的香港娱乐圈正旭日东升。

他的事业高峰期伴随着香港乐坛和影坛的高峰,在一个个经典里留下来过的痕迹。

所以说,张国荣就是程蝶衣其实有失公允。

他曾经扮演过那么多角色,每个阶段的角色都是他自己。

演员的演出经历都不会是空白,它们构成一段段回忆,直至构成这个人。

的《阿飞正传》,正式开启张国荣和王家卫模式。

七年后的《春光乍泄》,是张国荣和与梁朝伟两大影帝之间的对弈。

王家卫丝毫不掩饰对张国荣的偏爱,评价“张国荣是很开放的”。

梁朝伟则是会纠结在这部戏里自己是做男的还是做女的。

在导演看来,这还是很肤浅的想法,戏里没有分男的或女的,只有两个人。

而张国荣本身就是很亮很强势,在现场演戏能感受到他的光。

他如日中天,正开心享受着鲜花和掌声。

命运却随机选择,将抑郁症砸到了一个叫张国荣的人头上。

4

80年代,四大天王还没出道,谭咏麟和张国荣的歌迷之间展开厮杀,场面一度失控。

在自己的演唱会上,张国荣唱着唱着,看到地板上有顶帽子。

怎么这么眼熟,哦原来是自己刚刚扔下台的。

到后期,张国荣一出场就被台下的观众嘘得像狗一样,直嘘到后台。

站在舞台上,张国荣拿着麦克风对自己说:要么我就忍了这事,来日方长;要么就用粗口回敬你们。

我张国荣站在台上是表演的保证。

你们竟然嘘我?而且还是用很难听的话去骂我。

“我真不知道为什么。”

好友这样开解他:作为一个公众人物,你的地位是比普通人低的,这是没有办法的。

那段时间,张国荣说什么话都被认为是不对的,自己说什么都有人说他的不是。

那说话还有什么意思呢,要么我就封着自己的嘴巴算了。

年,张国荣从歌坛急流勇退。

虽然歌迷媒体之间闹得沸沸扬扬,两位当事人之间却反而没有那么尴尬,谭咏麟和张国荣私下里仍然是好朋友。

他们彼此会谈到各自的歌迷不懂事,可惜歌迷太年轻。

张国荣去世后,谭咏麟在一场纪念活动中唱了《风继续吹》,身后的大屏幕上是张国荣的影像。

两个曾经身处舆论漩涡的人,以一种跨越时空的组合方式出现在观众面前,和谐且温情。

不知当年那些水火不相容的两派粉丝作何感想。

5

年,张国荣名为《热情》的演唱会刚做完。

那是一场没有encore的演出,大众被他的高跟鞋和紧身衣震住了。

当人们回味过来,关于演唱会的造型怪异和张国荣的性向通稿开始满城风雨。

面对媒体的发问,张国荣满不在乎地说,多谢你们,配合我卖出更多门票跟唱片。

“我是没所谓的,你喜欢说什么都可以,嘴巴是生在别人那里的嘛。“

相比谭张大战时的刨根究底,这个时候的张国荣身上多了不求甚解的淡定、难得糊涂的从容。

一旁的梁家辉赶紧插话,让他不要激动。

“你做演唱会是给我们懂欣赏的人看的嘛。“

“欣赏的人当然要看,但还有一些不懂欣赏但还是乱讲的人呢!"

此时的他显出了犹如程蝶衣那样认死理的一面:

他就是要和师哥唱一辈子的戏,差一年、一天、一个时辰都不能算一辈子。

这不是为自己的面子而争,而是为了艺术。

6

年,张曼玉、梁家辉和张国荣做客《星空下的倾情》,聊各自的事业、感情和家庭。

节目最后,主持人让他们谈谈演艺生涯有什么遗憾。

张曼玉和梁家辉都很认真回忆了自己的前半生,给出了各自的遗憾。

轮到张国荣,他说没有什么憾事,反而是有一件事,他觉得挺开心,就是没有去好莱坞。

主持人感到有点不可思议。

如今的高分电影,大部分诞生于八九十年代。

一直到98年金融危机,作为香港电影的资本来源,台湾经济开始不复四小龙时期的繁荣,电影市场也日渐被好莱坞特效大片所取代。

黑社会逐渐把持了娱乐圈,劣币开始驱逐良币,大量意在洗钱的低成本烂片充斥整个市场。

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下,大量专业电影人失业或停工。

曾经香港电影十年磨一剑的品质追求,被现实按在脚下摩擦。

那些纷纷投入好莱坞怀抱的电影人,并没有想象之中的收获。

原因是什么?

张国荣在这次访谈里一阵见血,他用了一个词:politics。

作为美国在全球的舆论机器,好莱坞有自己的一套规则,有自己的“政治正确”。

你在国内是大腕,到了那里只能任人摆布沦为十八线。

于是就有在国内塑造了黄飞鸿和方世玉的李连杰,到了好莱坞变成一个武术高强的智障。

有情有义的许文强、小马哥,到了好莱坞演一个头顶生疮、脑后金钱鼠尾辫海盗的周润发。

只有一个成龙,靠随时待命的救护车才艰难搏出位。

曾经是华语电影中的天之骄子,一心望着彼岸好莱坞的金字招牌,幻想着通过镀个金就能升级为国际影星。

对此,张国荣早早就有了结论:

“好莱坞不排华?那是假的!”

在当时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电影界,张国荣这样清醒的见解和长远眼光,即使一些大牌导演和投资大佬都无法企及。

0年,香港电影彻底衰落。

娱乐记者变成嗅觉灵敏的狗仔队,只关心那些下三路的隐私八卦,全然不顾昔日养活了他们的香港电影行将就木。

没人再关心流行歌曲的风格创新,华语电影的未来。

此时,张国荣抑郁症渐渐加重,开始深居简出。

在这之前,他事业有成,爱工作,心态豁达,身边朋友成群,对这一切他一直非常感恩,非常开心。

他非常希望好起来,也去治疗,与病魔斗争了一整年,但没有控制住病情。

这种病像癌症一样,并不是说坚强努力就一定能治好。

很多人喜欢渲染他是因为入戏太深导致抑郁。

他是非常专业的演员不假,入戏太深的却是观众。

这些误解的根源,是大众对抑郁症的无知。

生理性抑郁症,脑部化学物质不平衡引起,一般的心理治疗和药物干预已经无法有效控制。

7

如果只是把张国荣看成一个风华绝代的大美人,那无疑是看低了他。

他是一个头脑清醒且睿智的人,对事业无限热爱的同时,心怀强烈的行业使命感。

只可惜命运没有给他机会,让他永远留在了那个年代。

人们怀念张国荣,连带怀念那个时代。

那个顶流明星都会在镜头前随意懒散地瘫在沙发上,吃着零食喝着酒饮,谈笑风生,说说自己和圈中谁谁闹过矛盾,什么时候一笑释恩仇,自己在友情爱情上的困境。

他们也只是一个个要穿衣吃饭有七情六欲贪嗔痴一样不缺的凡人,像你,像我,像他和她。

《阿飞正传》里,张国荣饰演的阿飞躺在床上,嘴里懒懒衔着一根烟:

“我听说,

世界上有一种鸟是没有脚的,

它只可以一直飞呀飞。

飞累了便在空中睡觉。

这种鸟儿一辈子只可以下地一次,

那一次就是它死的时候。”

多年以后,王家卫回忆起张国荣说:我不觉得他像那只鸟一样落下来了,我觉得他一直继续在飞。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29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