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给香港喜剧片导演做个排名的话,窃以为,高志森可以排进前五,在喜剧片领域,他是可以直追周星驰、许冠文,与王晶、刘镇伟等人齐名的“教父”级大导演,而在喜剧片之外的领域,高志森的成就又远远高于以上这几位。
米雪、汪明荃和高志森最新照片除了在电影上成绩斐然外,高志森还是一名坚定的爱国者,这从他最近做的两件事上就能看出来:一是他执导的关于梅艳芳的文艺传记片《拾芳》,是最先宣布退出今年金马奖的港片之一;二是他近期数次在社交媒体上发表支持港府和内地的正能量言论,这甚至导致他的海外社交账号被冻结。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香港电影人,高志森的这些做法,既显得弥足珍贵,又让内地观众颇为感动。而高志森的电影,则更多地会给观众带来快乐。
高志森早年以编剧身份进入影视圈,张国荣主演的爱情喜剧片《柠檬可乐》就是他的编剧作品,而让高志森一举成名的电影是《开心鬼》,本片是高志森的导演处女作,万港元的成本,换回了多万票房,并开创了一个卖座的系列电影。“开心鬼”系列是新艺城公司除《最佳拍档》外,最赚钱的系列作品,高志森也因而成为了当时炙手可热的喜剧片导演。
《开心鬼》如果仅凭“开心鬼”系列,高志森还担不起“喜剧片教父”的头衔。实际上,在上世纪80年代的最后几年里,高志森是风头最盛的喜剧片导演之一,基本上可以跟王晶并驾齐驱。不同于王晶的无厘头喜剧,高志森的喜剧片更真实、更接地气。《富贵逼人》系列、《合家欢》《鸡同鸭讲》等都是其代表作,其中《鸡同鸭讲》和《合家欢》的主演都是“冷面笑匠”许冠文,高志森是除许冠文本人以外,对许冠文风格驾驭得最好的导演。
高志森和许冠杰90年代初,高志森又连续执导了《家有喜事》《花田喜事》《大富之家》等知名喜剧作品,这些喜剧片无论是在质量还是在票房上,都能与同一时期的周星驰作品分庭抗礼。周星驰还参演了其中的《家有喜事》,不过周星驰在片中只是男三号,所以《家有喜事》一般被认为是高志森和黄百鸣的代表作,而非周星驰的代表作。高志森与周星驰的渊源,还远不止于这部《家有喜事》。
《家有喜事》随着电影事业的蒸蒸日上,高志森在90年代初成立了自己的电影公司——“高志森影业公司”。“高志森影业”出品的《黄飞鸿笑传》和《黄飞鸿对黄飞鸿》的导演是李力持,而谷德昭、马伟豪是高志森一手培养出来的编剧。李力持被周星驰挖去执导《唐伯虎点秋香》后,便再也没回到高志森身边,他还顺便“拐带”走了高志森的高徒谷德昭,李力持和谷德昭后来分别成了周星驰的御用导演和御用编剧,马伟豪则在90年代后期执导了周星驰电影《算死草》,“高志森影业”几乎成了为周星驰电影输送人才的培训学校。
《纵横四海》如前所述,高志森的成就并没有局限在喜剧片领域,他曾帮助吴宇森完成了《纵横四海》,是于仁泰的《白发魔女传》的重要幕后推手。于仁泰是高志森多年的好友,在高志森风生水起之时,于仁泰却因为执导的《千王》《伙头福星》的接连失败而郁郁不得志,彼时正是武侠片大热之时,高志森建议他去执导梁羽生的《白发魔女传》,于仁泰看完原著后觉得索然无味,意兴阑珊,并丢了一句:梁羽生要任由我修改,我就去拍。于是高志森跑去跟梁羽生沟通,得到梁大侠的首肯后,又帮着于仁泰四处张罗,终于完成了那部冷峻诡奇的武侠电影。
《白发魔女传》由于李力持、谷德昭等喜剧人才的纷纷出走,高志森在喜剧创作上遇到瓶颈,他于是大胆求变,突然转型做了一部根据舞台剧改编的电影《我和春天有个约会》,再次获得巨大成功,影片在年劲收0多万票房,位列当年“十大最卖座港片”第九位,这也奠定了高志森的转型之路,他此后执导的《人间有情》《南海十三郎》等描摹世俗红尘的电影,都收获了极好的口碑。
跟绝大多数港产导演一样,高志森从90年代后期开始,电影事业便急转直下,0年之后几乎没有名作问世,不过因为昔日太过辉煌,他仍算得上是港片大佬。据说高志森有意重拍电影版《我和春天有个约会》,我们预祝这位爱国、浑身充满正能量的香港导演,能够卷土重来。(撰文:甜橙)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31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