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三十而已》在美国奈飞(Netflix)韩国平台上的播出引发热议。2月19日,有韩国网友在YouTube一段该电视剧的解说下评论表示“主演江疏影是韩国名”,并指出其发音近似于韩语“姜素英”。
2月22日下午,江疏影在其个人社交网站上发布一则照片并配文“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疑似回应韩国网友对其名字和韩国相关的争议。随即,“韩国网友称江疏影是韩国名字”以及“江疏影用诗句回应网友”话题相继瞬间登上中国社交平台微博热搜。
中韩两国同属东亚文化共同体,在历史上存在着文化的统一性及共同性,又在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发展出了不同的文化性格。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中韩两国网民围绕文化争论的现象在网络上层见迭出。在各自“文化自信”的助燃之下,中韩之间的网络口水战短时间内很难停火。而就在此次中韩两国网络上又起文化冲突之际,在江疏影作出疑似回应的同一天,中国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CTV)与韩国放送公社(KBS)签署了开展两国文化合作的协议。
自年“萨德事件”之后,中韩两国的文化交流暂被叫停,也使得中韩关系留下了更多的坑洞。中韩两国于年决定重新开启“中韩文化交流年”的举措,在某种程度上迎合了全球国际合作的趋势。
早前,韩国文化在亚洲和世界范围内流行的现象,催生了“韩流”这个热词。反观当时,有着数千年文明史的中国的文化输出却陷入了很尴尬的境地。近年来,随着经济、观念等的发展,中国从没有“文化输出”,到令人生戒的“文化输出”,再到润物细无声被海外接受的“中国故事”,已迈出了可喜的步子。
变化:现实、悬疑题材成热门
《人民日报》年10月26日的一篇报道显示,越来越多中国电视剧被译配成多种海外本地语言在多国播放,数据显示,电视剧在中国电视节目国际贸易中占比已超过70%,远超其他节目形态,并已出口到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从中韩两国签署的合作协议来看,近年来,两国在内容产业经营的互动早有端倪,诸多“出海”韩国的中国电视剧更是人尽皆知。
中国从擅长“翻拍”海外电视剧到国产剧频繁“出海”的转变频频被人谈起。事实上,不仅《甄嬛传》、《陈情令》、《长安十二时辰》、《亲爱的,热爱的》等热播大陆剧集被海外购买版权,诸多经典老剧《还珠格格》、《西游记》、《水浒传》也受到海外观众的青睐。
美国的Netflix(奈飞)、视频网站YouTube、Hulu、及Viki,韩国的中华TV以及主流电视台(KBS、SBS、MBC),日本的富士电视台,马来西亚Astro及泰国等国家选择购买、播放或翻拍中国电视剧已经成为当下的“流行趋势”。中国热播剧《延禧攻略》海外播出超过70个国家,在韩国Naver电视剧热搜排行榜中位居第三,在香港地区也取得了优秀的收视率,获得年香港TVB年度收视冠军。
事实上,中国电视剧从初始阶段被贴着“古装”的标签出现在海外观众的视野中。近十年里,韩国、日本、泰国以及非洲等地区对“出海”的中国国产剧的选择仍然主要集中在古装武侠以及偶像剧领域。
而随着中国电视剧制作水平的上升,中国现实剧以及悬疑剧在出口电视剧中市场份额逐渐提高。从年《媳妇的美好时代》在非洲坦桑尼亚热播,到《隐秘的角落》入选美国《综艺》杂志“全球15部最佳剧集”,成为中国首次、唯一入选的中国剧集,给中国电视剧贴上了新的荣誉标签。中国都市剧《鸡毛飞上天》在葡萄牙国家电视台播出,收视率高达23.2%;疫情期间中国电视剧《都挺好》在哈萨克斯坦播出,收视率达12%。
另外,《三十而已》或将成为首部被韩国JTBC电视台翻拍的中国国产现实主义题材剧,这将开启中国国产剧“出海”的新起点。美国Netflix买下《白夜追凶》的海外发行权,4年购入49部中国影视内容,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出海”的中国电视剧愈来愈向着多元化的趋势发展,诸多优质的中国影视文化对海外市场的吸引力逐步增强。
动因:政策与平台并驾齐驱
从过去中国电视剧“出海”的特征来看,除了依靠海外市场对中国古代文明以及四大名著的认可,还依赖于地缘政治的特殊性,出口地几乎全部为同属于“东亚文化共同体”的东南亚国家。
当下,中国国产剧在“出海”航道上行驶得顺风顺水,除了海外对中国文化的日益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32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