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注定犹如烟花,绽放时璀璨,而后就连星星点点,都尽数被黑夜吞噬,走向沉寂。
年2月22日,农历正月初七,香港某公寓。
连续几日,公寓楼道公寓笼罩在一阵阵恶臭味之中,且味道越来越重。
忍无可忍的住户选择报警。警方迅速进行排查,最后锁定在一套两居室。
多次敲门,门内毫无反应。警方只有破门而入,而眼前的景象令人作呕。
屋里只有一位老妇,尸体已经部分腐烂,场面十分惨烈。
而这位老妇,正是当年风靡亚洲的亚洲影后李菁。
更令人唏嘘的是,这位曾红极一时的亚洲影后,去世后竟然没有家人来处理后事。
还是由邵音音、林青霞、汪曼玲等人牵头资助,才能入土为安。
那么,她是如何一步步走到如今这个地步的呢?
16岁成影后,烈火烹油鲜花着锦
李菁年出生于上海一个书香世家,出生后不久便随父母迁居香港。
在香港的日子,日子过得普通窘迫,一家10口人,吃穿用度,全父亲每日早出晚归稳钱。尽管日子紧巴巴的,父母对于子女的教育仍十分看重。
本来李菁按部就班读着宝血女中,但命运冥冥之中,牵引着她往演绎路上飞奔而去。
一次偶然机会,李菁听闻邵氏公司旗下的南国实验剧团,正在招收学员。当时的邵氏,可谓是风头正盛。而原本李菁就对表演颇有兴趣,人长得也水灵,于是,她瞒着父母报了名。
只是,李菁并没有任何表演基础,原来以为是打酱油,却意外拔得头筹,在多人中脱颖而出,成为了剧团成员的一员。
李菁的演员之路宣告开启。这条路的开端,她走得平稳且顺利。
在剧团六个月学习期间,李菁十分勤奋,如饥似渴地学习着表演知识,开始获得在《梁山伯与祝英台》、《玉堂春》等影视剧中露脸的机会。
人好看,还勤奋,表演上又有天赋,邵氏当然不会放过这样的好苗子。这边李菁刚毕业,那边邵氏就迫不及待跟她签下了八年合约。
那时候的新人都要从跑龙套开始。李菁也不嫌弃角色小,认真对待每一个角色。
很快,拍完《血手印》、《宝莲灯》、《文素臣》等电影后,邵氏终于放心让她独挑大梁。
年,李菁主演的《鱼美人》上映之后引起了轰动。
那个年代,一人分饰两角还挺稀奇,而谁能想到,金牡丹和鲤鱼精这两个性格截然不同的角色,居然是由一个年仅16岁的女孩扮演,演技还如此流畅自然!
这部电影在收获如潮好评的同时,也让时年未满17岁的李菁获得了第十二届亚洲影后。
因为年纪小,长相可爱,酷似娃娃,还被人称为“娃娃影后”。李菁也特别喜欢这个称号,甚至还定制了一尊酷似她自己的娃娃,与之合了影。
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李菁16岁成亚洲影后,早早就尝到了年少成名的快乐。
影后傍身,资源开挂。在后面的好些年,李菁的演艺事业一路昂扬。
这几年,她俨然是个拼命三郎,公司愿意捧,而她也愿意拍,从年到年,仅仅4年间,李菁出演的影片就已经超过了二十部。
和邵氏的8年约到期后,又一口气续了5年,邵氏作为回报,也是不遗余力,将李菁往一线女性上捧。
这13年,李菁的工作强度非常大,一共拍了50部电影,每天都要泡在片场,拍摄14小时以上,除了年拍戏摔伤左腿休养了半年以外,几乎是全年无休。
一时间,李菁这个名字,在香港是家喻户晓。大街小巷,随处可见,都是她的大幅广告海报,更是邵氏电影杂志封面的常客。
风光一时无两。
坐拥山顶豪宅,出行有劳斯莱斯
出名后,伴随的自然是滚滚的财富。
出道前,她和家里一大家子,住的是香港拥挤的公租屋,而出道不过几年,她就买下来香港白加道的山顶豪宅,四面环海,住在这里的都是香港顶级富豪。
她也是第一个在这里安家的邵氏影星。
好友汪曼玲去过她的豪宅,“家具都是连卡佛购买的昂贵欧美货,到处可见名牌Lalique水晶玻璃装饰”。当年的杂志报道过李菁的豪宅,用的是“犹如十八世纪欧洲式的王宫”,豪华程度不言而喻。
光是高跟鞋,据说就满满当当地装了几间房,被当时的媒体称为“最会穿高跟鞋的女星”。
林青霞第二次见她时,是在年电影《八百壮士》宣传晚宴上,李菁盛装出席,一身苹果绿,苹果绿帽子、苹果绿窄裙套装、苹果绿手袋,搭配的是苹果绿高跟鞋。
林青霞、李菁在《八百壮士》宣传晚宴合影
豪宅自然也需要搭配豪车。
那个年代,劳斯莱斯非常稀有,拥有的人非富即贵,而电影圈中,拥有这辆车的有两人,一位是大老板邵逸夫。一个就是李菁。
那辆拉风的劳斯莱斯,车牌还是“2”,而邵逸夫是“6”。
命运从来只喜欢锦上添花。春风得意之时,爱情也如约而至。
对象还是个超级富二代——香港雷氏家族的长子雷觉华。
雷家靠港岛交通业起家,旗下生意有九龙巴士、挪威置业、油麻地置业、九建等等,妥妥的香港豪门。
难得的是,与别的富二代不同,雷觉华只钟情于李菁一人,鲜少有绯闻流出。
两人从年开始相恋,感情十分稳定。
事业顺遂,爱人体贴,名利双收的李菁,在拼命拍戏了13年后,心生退意。
只是,命运开始跟她开了一个又一个的玩笑。
接得住命运馈赠的鲜花,却承受不住命运之重
年,李菁撰文言志,称过去十几年,拍戏占据了她的大部分时间,没有机会去欣赏人生旅途其他的风景,而这次她想要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这一年,主动和邵氏结束了长达13年的合作,以自由演员的身往来于港台两地。
年,和导演罗马合开了长天公司,从明星摇身一变成资本,在创业作品中担任主角。
这一招,在后面看来,是她堕入深渊的第一步。
可以说,离开邵氏后,李菁开始走了下坡路,很快她遇到了人生第一个坎。
年,在筹备结婚前,与李菁相恋十年的男友雷觉华,突然心脏病,来不及见李菁一面,便溘然长逝。李菁一夜变老。
伤心不已的李菁,常常把自己关在豪宅里,睹物思人,因此,公司不想打理,电影也不大想拍了。
她这边在独自疗伤,但是电影圈的步伐从不会因为一个人而暂缓。
屋漏偏逢连夜雨,四年后,一直陪伴在身边的母亲,也因病去世。
事业停滞,挚爱的人一个个离去,这让李菁更加疲惫,直接宣布退出演艺圈,转行做电影投资人。
一个学历不高,从十几岁开始都在拍戏,从没有见识过商场险恶的大明星,转行只有一个命运:被割韭菜。
于是,随着一部又一部的电影投资有去无回,李菁原本可以吃几辈子的财富也渐渐耗尽。
不得已,她想回演艺圈,但是今时今日再也没有自己的立足之地。
年过四十,年老色衰,李菁只好放低身段,去接一些不入流的影片。
这无疑又是行差踏错的一步。
眼看着不仅钱财好空,过去在演艺圈打下的好口碑也要晚节不保时,李菁随性不再接拍电影。她把手中所剩无几的钱,用来进行风险度更高的投资——炒期货。
恰遇经济危机,买股票、炒期货,赔得血本无归,她又寄望用赌来扳本。
当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李菁最终走到了万劫不复的境地。
豪宅、豪车抵押还债,珠宝首饰也被慢慢地变卖个干干净净。
90年代,李菁几乎销声匿迹。行内人对她的事情也是一知半解,只知道她经常找人借钱。
再出现在大众视野,竟然是她烂赌欠租不还,上了娱乐周刊。
年,李菁已经连房租都交不起了。
那娱乐圈那么多好朋友,就没有一个人伸出援手吗。难怪人情真冷漠如此?
并非如此,李菁落魄后,其实源源不断都有朋友在帮助她。
比如邵逸夫在世时,每月都会安排人给其送钱;
香港有些老一辈的上海有钱人,也会无条件地,定期接济她。
好友汪曼玲省吃俭用,也曾一口气借给她六位数的资金。
老牌影星汪玲,每次李菁来家里也必借,完了还会让司机载她回家。
王小凤更是一口气就给她付了一年的房租。
可是大家都老了啊,眼看着,接济她的人一个个都走了。
于是年,李菁上了娱乐周刊,被曝因付不出房租被告上法庭。即便如此,她也没有能力支付,据说是赖着不走,一直住着。
猝然离世,林青霞成了生前见的最后一人
李菁生前,最后见的人是好友汪曼玲和大明星林青霞。
那天,林青霞跟好友汪曼玲通电话时,意外获知了自己偶像李菁的近况。
这时候的林青霞已经转行当作家,对李菁的人生经历非常好奇,想写一本书,稿费和版税都给她,就当作这种有尊严的接济。
于是三人约出来见面,而这时的李菁穿着黑色衣服,黑色的漆皮圆头平底鞋。
李菁刚刚做完乳腺癌手术,手臂因为无法排水,肿得老高老高。
但她还保持了老牌影星的优雅和体面。单眼皮上的双眼皮眼线依旧画得丝滑。
这眼线画法是李菁最大的特色,她一直对自己的单眼皮感到自卑,于是自创了在眼皮上画双眼皮眼线的画法。除了她,没有人会这么画。
三人从下午聊到黄昏,从电影聊到人生,从过去聊到将来。汪曼玲是媒体人,不停提出问题,李菁也毫不忌讳,如实回答。
甚至问她会不会自杀呢?她的回答是以前或许会,现在不会了。以前的事她都不去想了。
“有钱嘛穿高跟鞋,没钱就穿平底鞋啰。”
临走时,林青霞塞给她一个金色红包,李菁站起来时,才发现她是拄着拐杖来的,每走一步,就好像一块颤巍巍的豆腐。
回家后的林青霞,还在琢磨要怎么帮助李菁时,十天后就传来了李菁的死讯。
无亲无故的李菁,最后是在邵氏公司、邵音音、林青霞等人的资助下,处理好了身后事。
那个口口声声说不在借钱给她的汪曼玲,为她在台湾一禅寺,安置了牌位,让她可以时时刻刻听到诵经的声音,来世离苦得乐。
林青霞后来回忆,她虽然一共只见过李菁四次,但就这四次,足够勾勒出她的人生。
第一次见面,在越南义演,她是最大咖位,穿着粉蓝雪纺,裙摆跟海浪一样。
第二次见面,在电影宣传晚宴,她全身苹果色,耀眼得旁人不敢四目相对。
第三次见面,男友去世后,她穿着咖色素衣,素雅得有种萧条之感。
第四次见面,穿着黑白相间的针织衣和黑色平底鞋,过往的荣光皆不在。
服装由蓝、绿转成咖、黑,由苹果绿的高跟鞋到漆黑的平底鞋,李菁由绚丽到黯淡的一生,从此落幕。
作为一个过气的影星,李菁的死,只能博得娱乐版一点点版面而已。
老一辈哀叹几声,而新生代哪几人知道她李菁呢?
就像我写这个故事时,或许也只能轻飘飘感叹:这个人把好好的牌打得稀巴烂。
但是当事人处于人生漩涡时,有些事是说不清道不明。
我们可以马后炮说她修炼不够,遭遇打击便一蹶不振;
也可以说她死要脸面活受罪,放不下老牌影星的荣光,完全咎由自取;
也可以说她不善理财,投资观念激进不成熟,明明有很多老牌影星晚年富足无忧。
但一个十几岁就涉足演艺圈,13年拍了50部电影,家人宠爱人疼,一路坦途的小女孩,导致她对未来盲目乐观,一次次博弈中,又何尝不是对自己命运的不甘心呢。
跟很多苦尽甘来的人不同,这种早早出名,早期命运馈赠都是鲜花糖果的人,最不相信的,就是宿命之论。
于是她赌、她博,赌的就是曾经的幸运之神会不会再次眷顾。
李菁的故事,无疑是娱乐圈的警世通言。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
人生如逆旅,你我皆行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51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