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背文学、发疯文学、废话文学、小狗文学……最开始听到这样的词汇,是不是有点茫然?但在网上,这些冠以“XX文学”名字的互联网词汇时不时冲上热搜,被网友们乐此不疲地一遍又一遍阅读、二次创作和传播。
最近,“耳背文学”又一次在微博热搜上掀起潮流,“耳背文学”的精髓之处便是在“说者”与“听者”之间,因信息错位而造成的喜剧效果,比如:
“我和朋友说我喝不了多少酒,他们到处传我活不了多久。”
“我说我去办公室敲个章,你说我要在办公室烧香。”
“我在北京干快递,你到处说我在北京有快递。”
“我说我饿昏了,他们说我二婚了”
……
这与年沈腾主演的电影《夏洛特烦恼》里让许多观众印象深刻的“马冬梅梗”有异曲同工之妙:
电影《夏洛特烦恼》中的经典片段
还有在年轻网友间一度十分流行的“废话文学”。它的有趣之处在于那些看似好像说了什么,但实际上并不包含任何信息的言论。比如说“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我知道你很着急,但你先别急”“我长话短说,但是说来话长”“你这个土豆很有马铃薯味儿”……
甚至由“废话文学”延伸而出的“鬼打墙文学”,至今也是视频主播们出现频率极高的口头禅。只要是常常使用短视频平台的用户,必定听过以下内容,在主播们的嘴里来回打转:家人们,咱就是说,一整个无语住了属于是,一整个爱上了就是说”……
小红书上的“废话文学”
除此之外,还有发疯文学、凡尔赛文学、丫头文学、mo文学……其实,这些在网络上掀起争相模仿浪潮的互联网文学,与其说真的是一种“新兴文学”,不如说是年轻人借用语言文字为载体的“行为艺术”。那么,这种新颖的语言表达方式,究竟有什么魔力,能够制造出一浪高出一浪的互联网文化现象?
“XX文学”:年轻人在互联网上撒的野
如果要对这些“XX文学”概括总结,便会发现,它们大多都是“碎片的”“戏谑的”和“挑战权威的”。
从以承载长篇稿件为主的博客、论坛,到如今以“短平快”为重心的微博、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78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