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之上有座仙宫
名曰“广寒宫”
古城济南有座建筑
名曰“小广寒”
一根房梁撑起岁月变迁
一段楼梯见证人世浮沉
一片旧瓦讲述陈年往事
一截旧木感慨沧桑巨变
沉浸其中
所见所闻所思所想
都是厚重的历史
早先看电影,不在电影院
上回咱们说过,电影诞生于年巴黎的一家咖啡馆中,随后便迅速风靡世界。大概受“先天基因”影响,无论是上海还是北京,放电影的场所大多是茶园、戏院、酒楼,济南也不例外。
济南历史上第一次有记载的电影放映,是在年,也就是济南自行开埠的那一年,放电影的地方是一家名为“闻善茶园”的旧式戏院。
△清朝末年实在没留照片大家自行脑补吧据记载,那时的电影还叫做“电光影”,手摇的放映机已经是当时“最潮”的设备,可放映效果相当凑合,出现在幕布上的人物都是哆哆嗦嗦的。
不过清末的济南人,极少有机会踏出国门,电影能将外国的生活、异邦的景物活生生地再现于银幕,这为当时“走在全国时尚尖端”的济南人,打开了一扇新奇的世界之窗,电影迅速在济南传播开来。
在这种背景下,济南第一家、也是全中国第二家专业电影院“小广寒”,在经三小纬二路诞生了。
△小广寒旧照小广寒电影院,是目前国内现存的影院建筑中最古老的一座。创始人是德国人,后来转让给了俄国人陶福禄。原建筑是砖木结构,瓦楞铁皮屋顶,内有立柱支撑,分为上下两层,楼上是能容纳六人的包厢若干,楼下设有个座位。
至于为何取名叫“小广寒”,据说这是因为电业局白天是不供电的,所以最初的电影只能在每晚8点到11点放映两三个小时(跟我们济南影视《不见不散》栏目几乎同时段,你说巧不巧)。直到年以后,小广寒有了自己的发电机,这才开始全天候放映电影。
所以早期放电影时,正值明月当空,而影院内一片漆黑,仿佛夜幕降临,银幕上的黑白光影也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神话传说中的广寒宫,再加上中国人惯有的谦谦君子之风,所以影院正式取名为“小广寒”。
开埠28年独一份
“摩登影院”赚大了
济南作为全国首个“自开商埠”的城市,在当年的地理规划上,就非常时髦,千年老城区和商埠新城区并行,开启了“双子城”的格局。
△年的济南地图从老地图上我们不难看出,商埠新城区在当时采用了“经纬路”的标记方式,横平竖直的结构,不但便于中外友人定位,更是符合人们当时的审美。
那时的“小广寒”正位于连接新老城区的“黄金地段”,加上“电光影”这个新事物勾起了所有人的好奇,小广寒的票价在当时可是相当昂贵的。
作为济南商埠区唯一一家专业电影院,小广寒影院的门票为:包厢3元、楼座1元、池座5角、楼下3角。而当时的1元钱,在北京可以饱餐一顿涮羊肉,在上海则可以买两到三张电影票。由此可见,去小广寒看电影绝对属于“奢侈消费”。
可尽管如此,人们还是愿意花大价钱来欣赏一下“洋玩意”,政府职员、军人、知识分子,构成了小广寒观众的主力。票价虽高,却依然一票难求。
△年,济南市民在小广寒电影院观影场景
那时的济南是“摩登都市”,特别是住在商埠和西城一带的居民,大都过着迟睡迟起的都市生活,他们白天在喧闹的环境中忙碌,晚上最普遍的娱乐方式,就是听大鼓书和看电影。
小广寒的经营者变更为俄国人陶福禄后,影院的热度再次上涨。原来,陶福禄这个人,不仅仅是影院经理,还是外国的片商,所以小广寒的影片资源非常丰富,曾一度专门播放外国电影。
△《申报》上的电影加映广告老济南人王昭建在回忆文章中提到:人们传说(小广寒)放的都是德国片,实际上是英国片。有两部电影我至今还记得:一部叫《孤儿飘零记》,是根据英国作家笛福小说《鲁滨逊漂流记》改编的。另一部叫《银汉红墙》,则是根据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改编而成的。”
年民国成立之后,国产电影得到了发展,《关东大侠》、《火烧红莲寺》等无声电影兴盛,电影院渐以放映国产片为主。此后放映的故事片越来越多,《春闺梦里人》、《姊妹花》、《渔光曲》等片子也经常放。
△年中国第一部长篇电影《孤儿救祖记》
影院每天晚上除了放映两部正片之外,还会加映卓别林的滑稽短片。更摩登的是,影片间隙会播放英美烟草公司、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的广告片。于此同时,厂商会在影院里向观众发放免费香烟。每放映完一集,场灯点亮一次,这时观众可以喝茶、休息,当然也可以买一包香烟,分给亲朋好友那是倍儿有面子的。
大概陶福禄就是最早做电影贴片广告和售卖“周边”的影院经理了,有这样一位主理人,小广寒甚至在北京、上海都小有名气,成了济南城市文化名片。
小广寒的衰落
小广寒电影院在很长时间,对济南电影业产生着巨大的影响,直到年,在济南商埠区的大观园,建成全省最早的有声电影院“大观有声电影院”和在新市场建成的、全国最早的公立电影院“新光电影院”,小广寒电影院才结束了在济南一枝独秀的位置。
新建的影院设备更新、场地更大、座椅更舒适,小广寒像一个不再“摩登”的旧物件,慢慢被人们束之高阁,真的有了几分冷冷清清的“广寒宫气场”。
在此后的岁月变迁中,小广寒几经更名,年更名为“国民电影院”,年更名为“济南电影院”,年更名为“明星电影院”,年迁至济南纬十二路,原址更名为“中苏友好电影场”,后又改变功能为“济南市卫生教育馆”。
△上世纪50年代的“中苏友好电影场”△上世纪60年代的“济南市卫生教育馆”
而迁至经七纬十二路的“明星电影院”,建成了仿古宫殿建筑,内设坐席个,年9月影院改为国营。年,影院更名为“红星电影院”。年,又恢复为“明星电影院”。
△曾经的“明星影院”明星电影院初建时,里面装饰着龙纹,看起来金灿灿的闪着光,屋内都是将近一米长的宫灯和彩绘白灯,十分气派。电影院内部依旧是两层的设计,座位全部采用软包,头顶有电扇,观影环境十分优越,在当时被评为甲等影院。
当时的电影票两三毛一张,老百姓一个月工资也就三四十元,但还是有很多人愿意去明星电影院看电影。
△明星电影院变成烤鸭店直到年11月,随着各大新型影城的普及和介入,“明星电影院”再也无力经营,与全聚德签订了十年的租赁合同,风靡一时的影院最终变成了烤鸭店。
浮沉百年,那些属于“小广寒电影院”的岁月,终究是彻底完结了。
小广寒“重生记”
失去了观众,无论是盛极一时的小广寒,还是魂断烤鸭店的明星电影院,都变得无限萧索。没有了昔日的荣光,位于经三小纬二路的这栋建筑,仿佛也失去了神采,逐渐变成了无人问津的破败老宅。
△90年代后期,小广寒旧址成为闲置危房
曾经的小广寒繁荣辉煌,百年间亲历见证了济南商埠的风起云涌,和电影技术在中国的传入发展。他不应该自此淡出历史、衰落破败。
年至年期间,济南市市中区政府相关部门在普查时,对“小广寒电影院旧址”进行了登记并给予挂牌保护。年初,市中区相关部门决定对小广寒保护修缮和活化利用。经过考察,小广寒迎来了他新的守护者,李建军与王建宁。
△小广寒现在的守护人李建军(右)和王建宁
△年4月至年6月小广寒经历了系统性修缮和活化利用保护工程
热衷老电影收藏的李建军,遇见室内建筑设计师出身的王建宁,两人大量选用古旧材料,力求做到“修旧如旧”、“精益求精”。经过长达两年多时间“精雕细琢”的修复工程,年,这座浮沉百年的老建筑,肩负着“电影博物馆”的身份,重新对外开放,承载着历史的容貌走进新时代。
△现如今的小广寒电影博物馆△一楼地面上写的是小广寒的起源时间
△小广寒内收藏的电影胶片△小广寒内陈列的老式电影放映机年,在政府文物部门的积极努力下,“小广寒电影院旧址”和多座老建筑组成的“济南纬二路近现代建筑群”,被国务院核定批准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国务院核准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小广寒大事记(年至年)
曾经,小广寒作为自开商埠的代表,将“敢为风气之先”刻入自己的骨骼,成为济南“睁开看世界的眼睛”。随着岁月变迁,小广寒沉沦过、黯淡过,偏于一隅,不为后人所知。
所幸,他遇到了懂得守护他的时代,也遇见了懂得守护他的人。
谁都喜欢有故事的城市,谁都喜欢有故事的建筑,小广寒就是这样的建筑。而后人要做的,就是把属于我们济南、属于济南电影的故事讲下去,保护好这些遗迹,也保护好我们“开放包容、敢为人先”的优秀品质,让这些美好的品质,可以在新的城市发展中,一直传承下去。
也许有一天,等我们的下一代到了我们的年纪,当他们突然想在城市里找找前人的记忆,我们今天做的事,会给他们一个可以回到的“家”。
在这里他们可以明白
这座城市的美丽与乡愁
来源:电影卷大葱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40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