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被70年前的一位女子惊到了。
印象当中,旧社会的底层女子,都是黑白色的。她们的生活,就像张爱玲笔下那些美丽、穷苦、身世曲折的女子一样,要不唯唯诺诺,不明不白地就接受了命运的安排;要不就心机颇深,而且机缘巧合,得到了好姻缘。总归,我没有看到过出身普通,但通过自身努力以及机缘得到丰盛人生的女子;无论是真人,还是影视作品。
直到今天,看到了美丽、可爱、坚强、负责......各种雌雄同体的好词都不足以形容的她,一位影视剧中的精彩人物。
小学校长张绍常,带着两个儿子,一个女儿,于清明节去给自己早逝的太太扫墓。正整理间,一阵小女孩儿的哭声传来,循声望去,原来是朋友带着他的女儿也来给自己逝去的太太扫墓。朋友的女儿叫敏华,和老校长的女儿差不多大,也才刚到上小学的年纪。校长感慨敏华还知道思念亡母,自己的三个孩子早就把他们的母亲忘了。朋友说:我这闺女,原先她后母没生的时候还好,后来她生了自己的孩子,我这闺女就不受待见了……干脆让我女儿上你开的学校好了,也有个照应……
朋友邀请老校长去他家吃饭,校长让孩子们先回去,自己去了朋友家。在朋友家,老校长亲眼目睹了小敏华不受后母待见……回到家,住在他家的姑姐拿出一张照片,说这是位贤惠美丽的小姐,也是新寡。校长摆摆手:算了,你看我这还拖着三个孩子,等他们长大再说吧!
转眼到了学校的毕业典礼,也到了招下一届新生的时候,敏华来找校长,却是来归还校长落在她家的手杖;原来,她父亲的公司要搬去汉口,她不能来校长的学校上学了。校长拿出蛋糕给敏华吃,却发现蛋糕已经被老鼠咬坏了......敏华说了两句就要回家,因为她后母让她半个小时之内就要回去。校长掏出怀表来看时间,可怀表又不动了......
时间过得很快,一转眼,孩子们都已长大。校长最有出息的大儿子,已经毕业考进了银行,并娶了银行老板的女儿,在本城也成了有头有脸的人物。二儿子和女儿也已经长大成人,只不过二儿子没什么本事,一切都听他大哥的;只有女儿,还算体贴老父亲。
一天,已经师范毕业的敏华突然来到学校,她想谋一份教书的工作。校长觉得可以,让她下周来上班,她却说,今天就可以。校长追问,原来敏华家里已经容不下她,后母让她和一个大她很多的人结婚,否则就搬出家里,她现在急需一份可以有住宿的工作。
校长急人之难,同意了敏华当天就上班。镜头一转,老校长已经来到了敏华家,他对敏华后母说:“你怎么能让敏华嫁给一个年龄可以做她父亲的男人!这是不可以的!”
就这样,敏华在学校里兢兢业业地上班。她为人和善,乐于助人,对教学负责,对学校事务也很上心,其他老师和学生们也都很喜欢她。
而老校长这边,由于大儿子的事业越做越大,他觉得老父亲每天挤电车上班,有损他现在的“社会名声”,劝校长不要再管学校,安心在家当“老太爷”。校长虽然十分不舍,但还是考虑儿子的意见,把学校交给了能干而负责的敏华,敏华成了学校校长。
老太爷在家种花钓鱼集邮票,学习了各种“玩法”,仍然觉得百无聊赖。
五十大寿的当天,家里为他大摆筵席,他却觉得无聊透顶,不知不觉又来到了学校。敏华仍在批改学生作业,见老校长来了,去弄了一点稀饭就咸菜。老校长感慨,现在的形势不好,小学教员日子不好过……终于回到家,家人们因为他消失了一下午,已经急得要去报警;见他回来,大家也没关心他去了哪里,为什么出去,只是觉得似乎麻烦解除了,又去打麻将。校长却拉住了当银行董事长的亲家的手:“你能为我的学校捐点款吗?”亲家看在自己女婿的面子上,决定入股学校,同时注入资金。
又是一年清明节,老校长一个人去给自己太太扫墓,没想碰到了来给自己母亲和父亲扫墓的敏华。两人像朋友一样就在墓地聊天。老校长说起退休生活的百无聊赖,敏华说:“我老觉得我们中国人,不是青年就是老年,好像没有中年似的,其实最宝贵的就是中年。”说着,她提出建议:你可以继续来学校上班啊!老校长非常惊喜,敏华的话,让他重新看待年龄问题,让他对自己的年龄不那么悲观;而且敏华主动提出让他继续到学校上班,他觉得自己又有了用武之地。
就这样,老校长瞒着家里,继续到学校上班。他每天很早出门,避免让家里人发现,下午回来,就说自己出去逛去了。可最后还是让大儿子知道了,他对父亲下了“最后通牒”。就在这个时候,学校里一直暗恋敏华的同事A,因为谋到了一份外地挣钱的工作即将出发,托老校长代为替自己表白,探一探敏华的口气。
老校长找到敏华,说:敏华,同事A向你求婚。
敏华说:哦?这倒挺新奇的。
老校长问:那你觉得他怎么样?
敏华说,同事A很自私,他不安心教学工作,没有责任心。
校长说:现在小学教员确实待遇低,他也是为了将来好养家,承担家庭的责任,他还是可以理解的......女孩子总是要结婚的……
敏华微微颤抖:那么你想我是不是应该答应他呢?你希望我嫁给他吗?
老校长近乎自语:难道我还能叫你跟我结婚吗?
敏华望着老校长,眼睛亮亮的:为什么不可能呢?我一直希望有这么一天。
老校长不敢相信:难道我这个人除了可怜之外,竟还有什么可爱的地方吗?
敏华说:你身上可爱的地方很多,你自己不知道罢了……
就这样,两人定下了结婚!
老校长回到家,向子女们宣布了自己要结婚的决定。子女们哗然。大儿子马上提出“三个条件“,包括他们不参加老校长的婚礼、不准敏华上门、解除敏华校长职务。
但老校长主意已决。他没理会子女们的反对,继续来到学校上课。
被大儿子撺掇的敏华后母此时也来到学校,用当年老校长指责她不应该让敏华嫁给老头的话来指责他;但在敏华的鼓励下,老校长的心情又恢复了平静。他们按原定计划,继续带孩子们出去野餐,没曾想居然走到了大儿子为老校长死后准备的墓地。两人突发奇想:何不就在这里建一所小学?
一年后,新的小学建好了,老校长和敏华的孩子也出生了。
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
老校长一生,至情至性,对子女关爱,对工作负责,对朋友关心,无形当中就吸引了敏华的感情;敏华对老校长,有儿时的信赖和美好回忆,也有对他一直坚持办教育的钦佩,更有作为师生和同事相处当中感受到的老校长的幽默、豁达、勤奋、坚守等人格魅力。可以说,是她先对老校长有了情感上的依恋,这依恋指引着她来到老校长的学校,谋求一份工作;而老校长,从敏华小时候起,就怜惜她的遭遇,也给予了她精神上的关爱;后来敏华来自己的学校工作,他感受到了敏华的温柔,见识到了敏华的才干以及眼界,他在不知不觉中喜欢上了敏华,只是他自己一直不知道,最后在替同事A表白的时候,才下意识地说出,让敏华和自己结婚的话。
这是年上映的老电影,名字叫《哀乐中年》,很难说李安的《饮食男女》没有借鉴这部电影。
这部电影是以男主人公,即老校长的角度拍摄的,但剧中的敏华,给我留下无比深刻的印象。她就像是从墙根里长出的一朵向阳花,根被逼仄在墙角里,却一路伸长脖子,向上、向外,最终开放在阳光里。
她出身普通,五岁时生母就过世,后来一直不受后母待见,但她生性坚强,师范毕业后不甘后母安排的婚姻,来到曾经的老校长的学校,谋求一份工作,也是谋求自己的出路和前途,从这里可以看出,她是一个不甘于被命运摆布的人;而且,她似乎知道老校长一定会答应她,一方面是源于幼时老校长对她的关爱,另一面就是她对自己的信心。当老校长让她下周来上班的时候,她简洁明了地说:今天就可以上班。当天下班之后,她就把老校长带到了她家,她要让老校长帮她证明,她找到了工作,不需要再花后母的钱。这一天之类的决定和行动,说明她是多么地清醒和有力。
而后,在学校的表现,她非常优秀,这也使得后来老校长离开时她成了接任校长的人。要知道,自强小学是民办小学,没有政府的一分钱,她不仅要教学,还要管教务、管老师、管学生,吃住都在学校里。而且那个时候的社会风气,是像她后母说的那样:“女孩子,不好好嫁人,折腾个什么劲!”而她不仅“折腾”,还很“会折腾”,凭借自己的坚韧、聪明、和善、以及吃苦耐劳的种种优秀品质,才在校长走后更加艰难的境况下,维持着学校的运转。
她的教学理念,也远超当时那个年代。老校长对待犯了“错误”的学生,是按照一直的做法:打手心,而敏华说:“我反对打手心。对学生用体罚,现在已经落伍了。”
遇到自己喜欢的人,她也能抓住机会,勇敢表白。在老校长转达同事A对她心意的时候,她没有阻拦自己情感的洪水,她试探:那么你希望我嫁给他吗?在老校长下意识说出“难道我还能让你跟我结婚吗”的时候,迎面说出:为什么不可能呢?我一直希望有这么一天。
这一段对话,不过十来句,却精彩绝伦,让人觉得好笑,让人觉得几乎有些不真实,但稍一回味,一直互相吸引而又隔着年龄、地位的爱人之间,就是这样的啊!
敏华的金句,还有好多,比如那句:“我老觉得我们中国人,不是青年就是老年,好像没有中年似的,其实最宝贵的就是中年。”比如:“我们中国人真是一个古怪的民族,对于死看的这么重要,而不讲究怎么好好地活下去。”还有面对老校长子女们“三个条件”的时候:”他们不来你就觉得可耻吗?你错了,可耻的是他们自己”“你不能把旧的东西看的那么宝贵,你得有狠心脱掉旧的,才能去创造新的!”“你以为他们就能代表年轻人吗?绝对不是,他们不过是未老先衰的一群罢了。”
是不是你今天听来也很爽?是不是如果我不说,你以为是时下才拍的剧?
这里也必须要提,这部电影如此精彩,剧中的敏华让人如此喜欢,是有原因的。这部剧的导演,就是那个被称为创造了“桑弧式喜剧风格”的桑弧,而编剧,则是大名鼎鼎的张爱玲。所以,看了这部电影,我终于知道,原来张爱玲是写过另一类女性的,我们期望中的、虽然少、但是却很有力量的女性。
“艺术高于生活,但来源于生活。”张爱玲惯写豪门没落女性,但我相信,这个张爱玲笔下唯一一次刻画的不是出身豪门的女性,虽然经过艺术加工,但还是真实而细腻地反映了70年前,在张爱玲和桑弧生活的那个年代,那些从自己寒微的出身起步,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努力过,最终超越了自己原本人生剧本的女性。
她们虽然不如林徽因、冰心、萧红、江冬秀、甚至张幼仪等等那样的出名,但是这些女性,是真实存在过的。
愿今天的你我,也能像她一样,尊从自己的内心,创造属于自己的天地。
参考资料:影片《哀乐中年》、百度百科桑弧、百度百科《哀乐中年》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51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