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影视行业“寒冬论”的说法浮出水面,影视传媒板块的上市公司股价下跌,市值缩水,多家公司停牌,冲击IPO失败的影视公司转寻其他出路,上市影视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几乎无法过审,在行业风向不明朗,税收和限酬风暴的席卷之下,新剧难开。
目前A股所有影视公司已经全部披露上半年年报,几家欢喜几家愁,老牌的影视公司如慈文、华策、唐德等手头吃紧,跨行选手如骅威、中南、印纪等股价跳水、高管出走、债务缠身,但也有一些公司在逆势中保住了业绩,并开拓出新的盈利点。新京报记者统计了30家在A股上市影视公司的营收和净利润,并采访证券分析师和慈文、华策、当代明诚的相关负责人,看资本退潮之后,影视公司该如何“冬泳”。
明星与上市公司
蒋雯丽夫妻店止步A股
9月7日,长城影视发布公告,终止收购北京首映时代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首映时代”),首映时代的法人是顾长卫,旗下有签约艺人蒋雯丽、马思纯,持股股东有蒋雯丽、马思纯的母亲蒋文娟及其他亲属,是明星控股企业。
今年上半年,长城影视营收5.75亿,三大业务板块影视、广告营销、实景娱乐,影视业务营收仅.26万元,来自于公司生产的“剿匪记”系列剧和《隋唐英雄》第1-4部等剧的发行收入。由此可见,长城影视想要收购首映时代,是想提升影视业务的盈利能力,然而影视行业资产重大重组的审查愈来愈严格,蒋雯丽、马思纯家族还是止步A股。
“并购达人”长城影视从年借壳上市开始,一共花了30个亿买了18家公司,增加了巨额商誉,但是因并购增加的商誉也存在着巨大风险,在未来计提减值之后会冲击公司业绩。
除蒋雯丽、马思纯外,还有很多明星也活跃在资本市场,有些上市公司因为有明星股东参股,也引起了业内和投资人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53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