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分析(一)公司发展历程光线传媒主营影视剧的投资、发行、制作业务,公司前期以电视娱乐节目制作起家,推出了《中国娱乐报道》、《音乐风云榜》等王牌节目,后受两台合并政策的影响,利润空间受到挤压,年转型进入电影发行领域,此期间投资发行了《伤城》《画皮》《花田喜事》《四大名捕》等影片,均取得不错票房和口碑,年登陆A股创业板上市,年投资徐峥自导自演电影《泰囧》,开创了中国票房的十亿时代,年投资发行影片《致青春》《中国合伙人》均取得票房上的成功,从年开始进入电视剧行业,先是购买欢瑞世纪4.81%的股权,后于年买入新丽传媒27.64%股权(年10月出售给林芝腾讯科技有限公司),实现了电视剧业务的快速成长,年成立彩条屋布局动画电影板块,先后投资了20多家产业链上下游公司,出品了《大鱼海棠》《大护法》,协助推广了《你的名字。》《千与千寻》等影片,年出品、发行的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收入超过50亿元,位居中国影史票房第二。年收购线上票务平台猫眼电影19%的股权,布局线上发行业务,与原有发行业务形成补充。公司股权结构稳定集中,管理层行业经验丰富。截至年3月末,公司实际控制人为王长田先生,通过上海光线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持有公司股权为44.06%。第二大股东为阿里创投,持有6.82%股权。第三大股东为北京三快科技(美团),持有6%股权,主要为收购猫眼电影时换股进入。王长田先生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记者出身,早期在报刊工作,后进入电视台任节目制作人,年进入娱乐行业,创办光线传媒,打造了多个王牌电视节目,进入电影行业后担任影视制作人,投资了《泰囧》《哪吒之魔童降世》等多个里程碑式的爆款作品,行业经验丰富。(二)公司业务介绍:“内容为王”驱动核心业务发展,动漫新贵勇创行业纪录。公司目前业务包括:电影业务、动漫业务、电视剧(含网剧)业务、艺人经纪及内容相关业务和产业投资业务,其中电影业务为公司核心业务。电影业务:主要业务为电影的发行、投资和宣传推广业务。公司从发行切入电影行业,拥有完整的发行网络架构,覆盖全国主要城市,发行工作主要是指同全国各大院线就电影放映达成合作,合作协议主要对影片上映时间、投入拷贝数量、放映场次、最低票价、票房收入分成比例及结算方式等作出规定,在地推发行中,映前进行市场调查、产品推介、宣传品落实等工作,映中进行票房数据检查、活动推广等工作,映后进行拷贝回收、统计票房核对等工作,在网推方面,协同猫眼进行影片热点运营,大数据分析,信息反馈等工作。发行业务收入获取与具体签订协议相关,主要变动在于宣传成本发行方承担还是制作方承担,制作方承担发行成本情况下,发行方代理费一般为2%-5%,发行方承担发行成本时,代理费一般为8%-15%,代理费的分成基准为扣除税费、院线影院分成、宣传成本分成之后的净票房。此外,如果采用保本分成的方式,发行方需要先保证制作方的净利润,在保本点之上的利润才进行扣除宣传费用、赚取代理费、票房分成等一系列操作。一般情况下,公司会对发行的影片进行投资,在扣除发行代理费之后,还会赚取投资分成。动漫业务:主要包括动画电影投资制作、动漫内容创作和相关衍生品,是公司近年大力推进的重点业务,也是目前横向领域中最具优势的业务板块。年公司成立彩条屋影业,从15年开始陆续投资了20多家动画工作室,彩条屋推出了《大鱼海棠》、《你的名字。》、《大护法》、《昨日青空》等多部优质动画电影作品,年公司独家发行的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打破中国市场最高观影人次、单日排片纪录、单日票房占比纪录等十数项纪录,并夺得年度内地票房冠军。年公司推出以青年向作品为主的原创漫画平台《一本漫画》APP,作为内容IP蓄水池。目前《深海》、《大鱼海棠2》、《西游记之大圣闹天宫》等动画电影正在制作过程中。电视剧业务:主要包括投资、发行电视剧、网剧。年《八分钟的温暖》、《逆流而上的你》、《听雪楼》、《遇见幸福》、《怒海潜沙秦岭神树》等电视剧(网剧)播出并取得优异的成绩。年《新世界》也在东方卫视、北京卫视、腾讯视频、爱奇艺播出。艺人经纪及内容相关业务:主要包括导演、编剧、歌手、演员的经纪业务和实景娱乐开发项目。年公司对艺人经纪业务加大投入,该项业务收入进一步提升。同时,公司在艺人经纪、编剧导演及文学版权方面实现联动以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实景娱乐方面,采用PPP合作模式投资建设的光线(扬州)中国电影世界项目处于建设过程中,主体部分包括:国际制片基地、影视文创基地、电影文化城、光线电影小镇、电影主题公园、影视主题度假区、影视主题社区等七大主题板块。产业投资业务:主要包括影视、动漫、互联网等行业投资。年,公司参股的MaoyanEntertainment、杭州当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分别在香港联交所和科创板上市。公司重点投资的动漫领域已覆盖20余家公司,希望实现优质内容自给自足。(三)公司财务分析公司业绩稳中有进,以强劲主业实力应对外部冲击。公司立足影视业务板块,稳定输出高水平、高票房、好口碑的电影与电视剧作品。-年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CAGR达到17.79%,仅在年由于视频直播业务不再并表略有下降,其余年份均保持10%以上增长,年因主投影片《哪吒之魔童降世》表现较好,收入和利润均取得较高增速。利润方面,总体看公司利润较为稳定,年扣非净利润与归母净利润相差较多主要因出售新丽传媒确认了高额的投资收益,扣非净利润大幅下降主要因公司当年收入下降,且确认了7.26亿的资产减值损失(坏账、长期股权投资、商誉减值等)。年一季度受疫情影响,春节档、情人节档众多影片被迫撤档,营业收入与归母净利润大幅下降。但公司储备项目丰富,多部热门影片处于制作完成或后期制作阶段,年全年业绩值得期待。从营收构成看,电影业务为公司第一大主营业务,且增长良好。年公司电影业务实现营收25.32亿元,占总营收比重达到89.48%,-年CAGR达到27.07%,高于公司主营业务增速。电视剧(含网剧)业务和经纪业务及其他营收占比分别为8.41%、2.11%。公司毛利率相对稳健,费用结构合理可控。年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为44.76和33.49%,毛利率较年提升12.5pct,主要由于电影业务毛利率提升及比重增加,经纪业务毛利率大幅升高。净利率下降58.58pct,主要是公司年出售新丽传媒股份获取高额的投资收益所致。毛利率总体保持稳定,除年受影视行业整体毛利率下降影响,其他年份均保持40%以上毛利率。受疫情影响,年一季度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下降至31.55%和13.03%,主要受疫情影响。费用端来看,随着公司营收规模不断提升,三费用率较、年大幅下降,年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率、销售费用率分别为5.96%、1.02%、0.07%,期间费用率较去年略微增加0.37pct。总体来看公司现金流较为健康,年出售新丽股权获得了大额现金。、、年公司经营现金流均为正,、年经营现金流为负,公司每年投资现金流支出最多,大部分由筹资来的现金支持,、年共发行了20亿元债券,但年出售新丽股权获得投资收益22亿,弥补了公司的投资资金缺口,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电影业务回款受到较大影响,年下半年影院开门后公司有望实现正常的现金流转。资产方面,货币资金和长期股权投资占比约70%,存货占比10%,基本无固定、无形资产,为典型的轻资产运营模式。年公司最大比例资产为长期股权投资,与公司广投资而不控股的投资策略表现一致,另一大资产类别为货币资金,影视公司项目周期长,需要较高的营运周转资金,存货为11.64亿元,占比约10%,排名前五的存货分别为《坚如磐石(黑洞)》(后期制作)、《新世界》(电视剧,已播出)、《对的时间对的人》(已取得发行许可)、《姜子牙》(后期制作,已取得发行许可)、《墨多多谜境冒险》(后期制作)。资本结构健康,年资产负债率仅18.3%,负债率较低,所有者权益中实收资本29.34亿元,资本公积20.04亿元,未分配利润37.48亿元。上市以来平均分红率为27.76%,每年分红率从10%到72%不等。行业分析电影行业:生产端与消费端集中趋势明显,腰部影片数量仍有不足电影市场增速下降,票房呈现头部集中,国产片崛起趋势明显。年国内电影票房规模稳步提升至.47亿元,但是-年CAGR仅为9.82%,低于-年的35.45%,观影人次增长压力较大,年仅增加0.1亿观影人次。从结构看,前十名影片总票房占比逐年提高,年top5电影分账票房占比达31.50%,top10电影分账票房占比达44.70%。国产片票房逐渐超过进口片,国产电影深谙国内观众口味,注重讲述中国故事的优势逐渐凸显,收获了更多的观众,进口片受众范围较小,年top10票房电影中,国产电影占8部,较年增加一倍,-年度票房冠军国产电影占7席,非国产电影仅占2席。票房处于由渠道驱动向内容驱动转变的过渡期,腰部影片较少,大盘票房增长仍有空间。年《文化产业振兴计划》后电影行业迎来十年发展期,影院数量快速增长,资金涌入电影行业,使电影市场快速下沉,票房从年的亿元增长到了年的亿元,此后由于烂片较多、内容满足不了观众需求,增速开始下滑。到年之后,《我不是药神》《红海行动》《流浪地球》《中国机长》等优质影片获得口碑与票房双丰收,口碑与票房的正向激励正逐渐形成。但在头部影片不断打破票房天花板的情况下,腰部影片明显缺乏,在10-30亿之间影片较少,与头部影片票房呈现明显的断层,未来随着优质内容不断增多,满足更多观众多样需求,腰部影片数量将提高,带动大盘票房增长。多种类型影片迎来春天。年是类型影片的春天,彩条屋出品的《哪吒之魔童降世》摘得票房冠军,全年龄动漫电影实现破圈,科幻电影《流浪地球》获得票房第二名,《误杀》《调音师》等悬疑影片取得不错成绩,喜剧类型的票房贡献度有所下降,观众对其他类型的接受度提升。生产上:电影寒冬持续,大量中小影视公司注销,供给上呈现更明显的头部集中趋势。年上半年共有70家影视公司注销,已经超过了上年注销数量,从内容备案数上看,年备案数量仅为个,同比下降8.82%,电影供给端数量减少,随着影片的工业化程度增加,头部影片的制作成本也逐渐提高,《红海行动》制作成本5亿,《流浪地球》成本5.3亿,我国电影行业也开始产生进入壁垒。动画电影:赛道具备长期增长潜力,还未形成产业规模,供给与需求存在较大缺口需求端:动画电影需求一直存在且不断增长动画电影爆款频出,迪士尼动画影片受全球欢迎。动画电影具有老少皆宜的特点,从全球市场看,动画电影的票房成绩并不逊色于真人电影,动画电影票房第一的《狮子王》累计票房为16.57亿美元,排名第8位,《冰雪奇缘II》累计票房为14.50亿元,排名第11位,我国电影市场中《哪吒之魔童降世》实现50亿票房,排名第2位,因此动画电影并不是小众的品类,是具有大众接受度的。我国泛二次元文化普及,Z世代对“纸片人”的喜爱度增加,全年龄段动画影片受到喜爱。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二次元文化的逐渐普及,根据艾瑞咨询报告,年我国泛二次元人群将接近3.9亿,在线动漫用户量将达到2.9亿人,未来动画电影的目标受众会越来越多:1、Z世代在ACGN的影响下成长,对动画作品的接受程度非常之高,2、国产番剧的崛起培育了观众看动画的习惯,B站、腾讯视频等视频平台对番剧制作投入了更多的资金、更大的IP资源,B站国创区的播放量已经与番剧区不相上下,观众人群在不断扩大,动画电影也孕育着更大的爆发机会。在传统的低幼动画电影领域,票房也在逐年增长,看动画电影逐渐作为家庭娱乐的一部分。近年更多的家庭走进了电影院观影,家长在假期和周末带小孩去电影院观影成为重要的家庭娱乐活动,低幼向电影的票房增长明显。以经典IP熊出没为例,年第一部熊出没IP电影《熊出没之夺宝熊兵》票房为2.48亿元,到年《熊出没·原始时代》票房达到7.18亿元,实现接近3倍的增长。供给端:国产动画电影逐渐摆脱低幼标签,但仍与好莱坞存在较大差距高票房动画电影主要来自于迪士尼,但近年国产动画电影正在迎头赶上。前二十名榜单中进口动画电影占了绝大多数,比如《疯狂动物城》《冰雪奇缘》等,票房过亿的国产动画电影仅17部,其中-年每年一部,-年每年2部,年3部,年5部,年3部,但年《哪吒之魔童降世》收获票房超过50亿,《熊出没》《罗小黑战记》也分别获得7亿和3亿票房,国产精品动画电影数量逐年增多。年待播电影《姜子牙》也拥有较多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7273.html
上一篇文章: 暑期档破3亿票房的动画电影黑马竟然出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