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春节,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肺炎,蔓延全国。它打乱了国人的生活节奏,进而冲击了正常的经济秩序。
餐饮、零售、影视、旅游等产业从业者,都在疫情之下停下脚步。
餐饮品牌西贝董事长贾国龙的“2万员工待业,贷款只能发3个月工资”的说法,把自己的困境传递给外界。
广东餐饮协会的问卷调研报告更直言,客流、现金流严重不足的困境如无法得到及时缓解,餐饮业将在1-2月内引发闭店潮。
酒店住宿业也“危在旦夕”。华住集团创始人季琦发公开信,假如疫情持续6个月,各类门店仅人工成本就36亿,“加盟商和我们合起来都负担不起”。
影视行业也迎来了有史以来最冷清春节档,影片撤档,影院停业,比照往年数据,年电影市场开年的损失在亿左右。
寄希望于返乡置业行情的房企,原有计划也纷纷落空。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从1月下旬开始,大部分开发商的成交量相比往年春节期间暴跌了95%。
大企业尚且如此,小企业何堪?往更广的行业范围看,我国中小企业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5%,吸纳就业人数占城镇就业人口的80%。
面对这场全国范围内的疫情,风险抵御能力本就不高的中小企业受冲击最为严重。资金链、市场订单、员工成本等难题,考验着企业的经营者们。
为应对疫情带来的经济冲击,政府也开始出台各类扶持政策。延迟社保缴纳、减免房租、提供优惠信贷支持……,从中央到地方,群策群力,助力企业渡过难关。
北大国发院教授陈春花认为,防控疫情同时,要打一场防控中小企业倒闭的战争,不仅要依靠政府的支持,还要企业奋力自救。
各企业面临哪些具体困难?它们有什么自救策略?国家应采取什么样的针对之策?危机之下,新的希望又在哪里?
籍此,搜狐财经、搜狐科技、搜狐汽车、搜狐教育联合推出“冲击与重构”专题报道,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26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