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令狐伯光
这个微博之夜已经结束好几天了,除了各种明星和粉丝饭圈引出的乱子。我相信第二天,那个郭帆发言,张艺谋的表情,还有其它中国明星的反应,也是一个津津乐道的话题。
说实话,不得不说某平台后来改革走娱乐模式,真的深谙炒话题,炒热度的操作手法。郭帆在台上发言,马上给张艺谋镜头。杨颖上台,马上给黄晓明的镜头。因为李冰冰说话,还被粉丝抓住口型“网暴”。
这个平台故意这样引导舆论,然后各家媒体又去传播,网友又乐于见到这种对立,于是又放大了舆论浪潮。毕竟《流浪地球》郭帆新派团队和《满江红》张艺谋旧派团队,在春节档早就闹得沸沸扬扬。
这一次这种话题的制造,不过是网络舆论的一次延续罢了,本质没有啥意义。
话说回来,关于郭帆在台上发言和张艺谋的表情,我认为就跟“李冰冰对口型”一样,都是网友一厢情愿的牵强附会,不过是用来满足之前“舆论对立”的心理罢了。不过,作为一名经常以文化产业发展分析的作者来讲。
因为郭帆新派团队的崛起,张艺谋旧势力的衰落可能比我想象的还要更快。
开启军事动作片,推动科幻片?吴京或许志不在“好莱坞”郭帆团队最近的一个项目是文艺科幻片《宇宙探索编辑部》,更多的新项目现在还没有官宣。比如《球3》,“流浪地球宇宙”衍生影视剧,包括《流浪地球2导演剪辑版》等等,相反,吴京除了《巨齿鲨2》,之前吴京曾经公布了两个重要项目。
分别是武侠片“刀枪剑棍长南太”,和女性动作片《地狱天使》。
据我所知,吴京对于华语动作片的复兴,还有布局真一直挺上心的。
比如《流浪地球2》上映他在全国跑巡演的时候,吴京向媒体和外界透露过两次想复兴中国动作电影。第一次是《球3》他能否参演还不一定,不知道角色怎么复活,他甚至不强求刘培强复活,但是他可能会和郭帆合作拍一部赛博朋克科幻动作片。
第二次是吴京表示跑完《流浪地球2》路演后打算把自己关起来,进行恢复性训练和康复性治疗,恢复好身体后看看能不能有些创新,让中国动作电影再次走向世界。
这个跑《球2》的巡演就提两次中国动作电影,吴京对于中国动作电影确实是上心的。
当然,按照现在互联网现在二元对立的舆论,一定有很多人觉得吴京不就是在“空口说大话”。但是据我所知,早在几年前,吴京就在为他口中的新派中国动作电影做规划,搭建道路了。
1、吴京成立了一个动作演员培训组织“影武堂”,类似成家班、洪家班和袁家班这种动作设计班底,但是可能又大于洪家班和成家班这种半手工作坊,半工业化班底。
我第一次看到这个消息是年吴京在一次媒体采访,吴京透露了“影武堂”的概念,实际上,这次采访吴京还透露了一个重要消息,现在中国有三分之一的武行都经过他手。
有人问,吴京是不是就是培养自己的成家班,洪家班,成为自己的吴家班呢?但是在《球2》一次新闻采访上来看,吴京是这样说的。
如果我没有理解错的话,吴京的“影武堂”不止是一个私人动作班底,而是通过“影武堂”建立一个动作演员体系,包括保障体系。然后年轻人的理念和老一辈导演建立一起沟通体系。这感觉和郭帆建立中国影视工业产业体系如出一辙。
2、吴京建立“影武堂”和中国动作演员体系,这个已经有过扩大和实际操作,不只是停留在口号和宣传上面。
这个扩大也就是前段时间,吴京的“影武堂”和刘天池的表演训练班结合。希望一边针对动作特性训练动作演员,另一边又不能忘记演员的文戏,刘天池的表演训练班就负责训练动作演员的文戏。
关键是,这个影武堂已经出过成果了,只不过目前都是“网大”。
一部是网大《绣春刀之无间炼狱》,还没有播出,另一部是短剧《锦衣迷踪》。同时还有《绣春刀》《刺杀小说家》的路阳团队参与,路阳和郭帆又是好兄弟,这帮人都是内地新势力了。
路阳团队年也交出一部网大,名字叫做《雪山飞狐之塞北宝藏》。
最后,吴京自己导演的《乘风》再到《战狼2》,对于演员和动作演员要求还是挺高的,都得集训一个月左右,并且各种不惯着演员。虽然不是多么严格,但是还是相当正规了。其它还有一些事前的准备,以及其它项目的要求这里就不赘述了。
那么,吴京的影武堂和做这些事情说明什么呢?说明吴京的发展重心,布局还是突破新的中国类型大片,建设中国影视工业,《巨齿鲨2》只是一个尝试。
骂好莱坞,学习好莱坞?吴京和郭帆怎样崛起的吴京一系列动作都是在学习好莱坞生产模式,包括郭帆团队学习的也是好莱坞影视工业,《流浪地球》系列就是学习,融合本土化,最终建立自己影视工业的结果。影视作品需要资本的支持很正常,全世界都如此。
问题在于是不是形成了良好的“运转机制”,而不是资本和影视制作公司互坑。
好莱坞的完片担保制度:一部影视作品各方面到位后要开拍了,需要办份保险来保障影片能“完片”(一直到放映前才算完成整个保险流程)。一旦拍摄无法完成时保险公司就需要支付赔偿给“投资人”。需要追加投资也需要保险公司同意,在拍摄过程中保险人员对资金也有监督权。--这是保障投资人或说资本的利益。
作品的拍摄制作一直到完片都在制作方手中,他们才是主动方。
资本和娱乐圈是相辅相成的,问题在于中国的娱乐资本市场根本就不成熟。一直处于摸索的阶段,有点像8.90年代香港影视公司坑东南亚资本的阶段。而且,中国电影还在高速增长的发展阶段。
也就是年过后,因为金融资本进入行业打造了“流量经济”这个怪胎。
所以,学习好莱坞不是坏事,目前世界电影是唯有好莱坞的商业模式最成功的,学习人家成功的地方也没啥问题,吴京的《战狼2》票房的成功,恰恰是从这时才开始学习好莱坞大片的拍摄模式。
我一直认为《战狼2》的成功绝不是靠所谓主旋律而吸引观众,而是它成功的掌握了好莱坞大片的基本要素,从而成功对于当时“流量经济”市场烂片《三生三世》,再到老派主旋律电影《建军大业》形成了“降维打击”。
这样才点爆了中国观众的热情,好莱坞大片里有大型战斗场面,以及展示各种现代高尖端军事武器技术,这些在《战狼2》都很好的展示出来,如果这片是换成美国拍的,主角换成美国那些硬汉主演,它同样是一部成功的商业大片。
在这之前中国电影之所以烂片如此之多,恰恰是遵循所谓中国自己那套模式。即是以张艺谋为首的第五代导演的那些古装武侠,以及伤痕文学类文艺片。然后就是港台大导演为主的古装魔幻商业烂片。
最后就是当时出现的流量电影,粗制滥造,演员没有演技,剧情——有什么剧情。
如今时代不同了,现在正是开辟新的中国电影模式,就是以好莱坞商业模式作为学习模仿对象,在内核上保留坚持中国特色风格的精神内核,即是以好莱坞叙事模式讲述我们中国自己的故事。
大家不要认为近几年好莱坞电影确实大不如前,开始嘲讽就放弃学习,毕竟人家已经成功了几十年,所积累下的经验够我们学很长时间。
郭帆和吴京都是学习好莱坞,结合中国自身国情,工业力量,文化特性,最后他们一同超额的完成了任务。也正是因为他们建设中国影视工业,推动中国类型大片,甚至搭建新时代中国流行文化产业。
所以,一个票房破亿成为中国电影一哥,一个成为中国科幻片教父,中国重工业电影的奠基人。
武侠片,女性动作片又来了?吴京,就活该成为中国电影一哥年吴京《战狼2》成为华语电影分水岭过后,这几年中国商业大片在迅速崛起。
旧的文艺创作理念,包括一些生产模式,特别是文论艺术追求是可以学习的(所以我不赞同一味否定张艺谋等旧派创作者的艺术贡献)。但新的资本体系,新的生产模式,新的导演团队开始在取代旧的生产力。
目前中国新团队还没有出现早期京圈,西北圈,港台圈等“大圈子”,但这几个有点像了。他们汲取旧的生产模式,学习香港,好莱坞的生产模式,又开始抛弃之前的“流量经济”模式,目前有点规模了,很符合圈子前期的扩张过程。
像宁浩,徐峥和黄渤铁三角,加上扶持的青年导演已经很庞大。很多人嘲讽的陈思诚也扶持了一票青年导演,崛起得很快。然后就是郭帆团队,虽然时间还短。但背后力量体系很强,又打造中国第一影视工业,未来可期。
最后,我查了一下中国电影票房排行榜,除了喜剧片、《魔童降世》动画和《你焕英》亲情片,剩下三个票房王者是这样的:近代战争片《长津湖》《八佰》、现代军事战争动作片《战狼2》《红海行动》,最后就是未来《流浪地球》系列科幻大片。
古装类型大片还没有,武侠片已经衰落了,之前香港导演不中不洋的古装奇幻大片被抛弃。
这几年,国内汉服和传统文化明显在复兴,我们应该会有古装特效大片崛起。所以目前来看,乌尔善的《封神三部曲》确实很有机会,但要看成品的质量和口碑。
至于吴京要复兴武侠片,我觉得香港电影已经拍到巅峰,内地要复兴非常困难。
相反那部女性动作片《地狱天使》倒是有机会的,如果吴京能够开启现代女性动作大片。那就是又成功开启一个市场爆款系列,吴京都不叫中国电影一哥。和未来《球3》等能拍好的郭帆一样。
他们不但超越同时代其它电影人一个段位,新时代中国传奇电影人少不了的,
最后,年春节档的国产影视剧一半以上都是内地青年导演。2月,3月到五一档之前《保你平安》《了不起的夜晚》《不止不休》《宇宙探索编辑部》,包括冯小刚主演的《。没错,全都是内地青年导演,电视剧导演也有一堆。
中国有奇思妙想,不走寻常路的青年才俊越来越多,哪怕有陈茶,中国影视的前途是远大可期的。别看韩国电影声势在部分人中依然浩大,但迄今为止没有涌现多少有潜力的青年人才,而且今年至今电影无一回本,可谓丧气。
中国电影只要延续春节档的兴旺,就是时候改观国产影视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6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