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方乙方》幕后你不知道的冷知识。
一、开启了大陆贺岁档片贺岁片一词最早起源于中国香港,上世纪80年代,每到岁末,香港明星就会一起拍摄一些幽默搞笑、结局圆满的电影。年,北京紫禁城影业公司总经理张和平、张罗业等几位电影人提出打造内地贺岁片的概念,于是便开始挑选剧本和导演,最终选择了冯小刚的剧本。甲方乙方开启了中国大陆电影贺岁片的先。
二、《甲方乙方》不是最初片名,甲方乙方最开始起过好几个名字,比如《好梦一日游》、《比火还热的心》等等。最后出品人张和平在广州机场突然想到了甲方乙方的概念,正好故事讲的都是签合同的事,最后才敲定电影的名字是《甲方乙方》。
三、《甲方乙方》灵感来源,影片改编自王朔的小说你不是一个俗人,其中小说中有一个角色就叫冯小刚,是一个吹捧大师。经常带领一群人帮人家圆梦。据冯小刚透露,他和王朔私交一直很好,王朔可以说是冯小刚的领路人,因此王朔才把冯小刚写到了小说里。
四、李素丽影片客串影片中葛优与女主坐在公交车上,后面玻璃上有一句学习李素丽服务的标语,李素丽是真实存在的人物,他曾是北京公交总公司21路公交车售票员,为乘客真诚热情的服务,是当时那个年代服务行业的标杆。学习李苏丽也是当时的经典口号。
五、投资人没要一分钱。影片投资人牟其中曾是国内有名的企业家。当时冯小刚没有钱拍摄电影,四处拉投资,牟其中在国内资金冻结的情况下,给电影投资了36万。后来牟其中入狱,为了避免产生不利的影响,影片并没有出现牟其中的名字。时隔多年后,牟其中被问投资《甲方乙方》挣了多少钱时,他表示一分钱都没要,就相当于支持公益事业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63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