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 红色影视剧越来越受欢迎,《建国大业》《建党伟业》《辛亥革命》等影视作品是众多电视台 的重播节目,《我的战争》《觉醒年代》《理想照耀中国》《光荣与梦想》等电视剧和纪录片一路走红,既叫好又叫座儿,成功打入青少年观众圈层。《觉醒年代》更是把一部“献礼大剧”变成了收视和口碑双赢的“流行大剧”,播出以来受到广大青少年观众的追捧,一直被弹幕疯狂催更,引发了青少年“边追剧边学党史”的热潮。
红色影视剧可增强青少年党史教育的实效性,成为青少年党史学习的“金课”
红色影视剧传播了革命传统和民族精神,弘扬了革命先辈们的崇高理想信念,是对观众特别是对青少年进行党史教育的好方法,也是开展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资源。
一是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红色影视剧的精神内涵。百年前的中国满目疮痍,但也暗藏着一股磅礴的觉醒力量。那一年,陈独秀42岁、李大钊32岁、毛泽东28岁、陈延年23岁……正是这些先进青年在努力探索中国救亡图存的革新之路,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觉醒年代》让我们“穿越”到历史的现场,仿佛身处一个个鲜活的历史场景之中,感悟着他们坚定的理想信念、百折不挠的精神气息。《觉醒年代》生活化地呈现让这些历史人物变得鲜活起来,成为青少年观众触手可及的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对青少年培养理想信念、坚定理想信念很有帮助。
二是爱国精神。红色影视剧里有着浓浓的爱国情怀,电影《建国大业》里青年学生的街头演说,民众在李公朴追悼会上的齐声呐喊,张澜在国共两党之间的斡旋,宋庆龄为争取国际社会支持在海外的奔走……这一幕幕,让青少年身临其境般地浸入历史、重燃激情,有助于爱国情怀在青少年心中扎根。
三是开创精神。《觉醒年代》展现了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先进知识分子在千疮百孔的旧中国,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进而推动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过程。当时的中国,试图解决近现代中国社会矛盾的各种尝试都被无情地宣告失败。李大钊、陈独秀等通过《新青年》《每周评论》等刊物介绍十月革命与马克思主义,《晨报》还专门开辟了“马克思研究”栏目,瞿秋白、蔡和森、陈望道等翻译了许多的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引发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热潮,引发了中国共产党成立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此后,中国人民从近代饱受欺凌的困境中开辟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中国道路。这种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精神对青少年是很好的激励和引领。
四是英雄精神。英雄既是一个个英勇顽强的革命战士和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也是鲜活可感知的精神文化元素。英雄人物的精神和品格可以在社会成员中形成情感和心理认同,从而形成强烈的示范引领作用。《我的战争》讲述了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之际,为了保家卫国,我国义无反顾地参加到 。影片重点展示了钢铁之师九连大桥遭遇战、五里亭争夺战、小镇突围战和高地拉锯战的经历,体现了战争的残酷性和主人公们英勇无畏的精神。通过观影,青少年可以更直观地认识和感悟英雄人物的先进事迹,更进一步探寻英雄人物的初心,对引导青少年崇尚英雄、学习英雄、争做英雄有重要意义。
五是牺牲精神。电影《辛亥革命》展现了中华民族最困难的时候,一群热血青年告别身居海外安逸的环境,投身到反抗封建腐败政府、救亡图存的运动中去,这些年轻人牺牲了自己的生命,换回了民族的希望。这些影视剧所表达的价值观,能够穿过历史和时间的界限,深刻地影响当下的青少年,激励青少年积极参与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来,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
运用红色影视剧对青少年开展思政教育,在潜移默化中提高青少年的思想品德与政治信念
红色影视剧打破了党史教育传统的灌输模式,给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注入了活力,带来了生机,丰富了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在潜移默化中提高青少年的思想品德与政治信念。
进行党史教育。建党百年,党史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电影被誉为“雕刻时光的艺术”,诉说历史是它的强项。红色影视剧主动承担起对中国历史与文化进行记录和反思的责任和意识,这种意识是培养青少年积极健康的理想信念的根基。
进行道德教育。红色影视剧以弘扬民族精神为主旨,有着强烈的道德建构意识。红色影视剧主动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并将其熔铸于现代道德意识中,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架设相互理解的“桥梁”。处于成长岁月中的青少年尤其需要这种“桥梁”,在红色影视剧中体悟对生命的关爱、对生活的向往、对社会和自然的理解。
进行情感教育。红色影视剧包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情感、崇高的人生信仰。红色影视剧中坚定的革命意志、伟大的革命实践,可以深深打动青少年,把思政教育与红色影视剧结合起来,将抽象的道理通过活生生的人物形象使之具象化、鲜活化,让青少年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通过这种熏陶浸染,培养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情感,树立崇高的人生理想。
激发实践体验。广大青少年在红色影视剧的熏陶之下,激发起对中国革命经历的兴趣与探究。比如,重走长征路,体验红军长征的艰辛历程,使得青少年懂得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异常艰辛。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事迹,革命意志和革命感情,在青少年心灵上获得震撼、触动,达到感同身受的教育效果,这种实践锻炼可以使思政教育内化为信念,外化为行动。
(作者:廖艳芳,系湖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雷跃捷,系湖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特聘教授)
(来源:光明日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31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