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明星郑爽因为代孕事件闹得纷纷扬扬。近日,郑爽又因1.6亿元天价片酬签阴阳合同偷税漏税被举报上了热搜。来自郑爽的前男友张恒爆料称,郑爽不仅签阴阳合同涉嫌偷税漏税,之前的年营收还达到了惊人的6.4亿人民币(日薪万人民币),又让人开阔了视野。
其实,国内高片酬的现象已经成为常态。福布斯《中国名人榜》显示,当红明星范冰冰以2.44亿元的收入稳居No.1,而新生代小鲜肉90后鹿晗以1.亿位居第二;在影视圈辛勤耕耘几十年的成龙大哥也只能排在第五位(1.68亿元)。
曾几何时,小孩子希望长大后当科学家,医生,飞行员等,而现在都想当明星,这其实和影视圈的畸形片酬有着莫大的关系。有人把科学家和明星赚钱做比较,袁隆平一年总收入万,等于郑爽工作3天;杨振宁年薪一百万,等于郑爽工作半天;莫言执笔一生也仅万(诺贝尔文学奖奖金),等于郑爽工作3.5天............,天价片酬俨然一颗“毒瘤”扰乱着行业的发展,颠覆着社会大众的价值观。
如今,因为天价片酬事件,不少明星纷纷注销了旗下工作室。但人们对于高片酬现象依然有着较大的好奇,天价片酬是如何形成的?最终是由谁来买单?等等,笔者认为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经纪公司精心炒作即明星IP化打造。通过给明星偶像化人设,使得人们尽快记住他们。传统模式是电影红了才有明星的红。现在则先把人捧红了再拍电影。特别是进入网络时代后,明星的曝光频率比传统明星更高更快,再加上粉丝营销等模式的运用,新兴明星的传播速度越来越快、影响力也越来越大。
除了常规的广告宣传,经纪公司还会借助资本的杠杆来实现明星人气的拉升。主要策略就流量打造,比如砸钱参加各种比赛和综艺节目,通过大型活动提升人气和形象,或者通过入股拍摄电影来提升自身知名度和曝光度,包装成全民偶像,最终成为流量王,砸钱再多都在所不惜!
前期大量造星投入必然要高回报,于是当他们再次接拍片子时片酬就会比以前的明星更高,这样主演片酬逐渐占据了影视制作成本的很大一部分,花到剧本和特效打造上的钱却不多,使得最终的影视作品质量难以得到保障。
第二、跨界资本疯狂涌入
近几年,影视圈经历了几波比较大的跨界投资。最初是煤老板资金涌入影视行业,过后是房地产商资金的进入,如融创、万达、恒大、华侨城等等等。如今,科技也开始和影视圈亲密拥抱,如阿里影业、腾讯公司,他们的大手笔砸钱让影视圈变得越来越疯狂。如阿里、滴滴打车、金融等等。
曾经,影视圈都是以作品说话,如今变成以资本说话。这些资本不看演技看颜值,借助各种机会大力包装新兴艺人,借助铺天盖地的营销号炒作造势,出现了不少鼓吹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雷剧烂片。资本催生的天价片酬成为影视行业的一颗毒瘤,让广大从业者为此买单。
第三、观众信仰的缺失
现象,我们的观众似乎已经集体失语,很多真正有意义有内涵的片子被埋没;同一个视频换上N种配音,加上“我们不一样”的背景音乐却能火很久;那些比较火爆、让人捧腹的影视作品,仔细想想确实没给我们带来多大的收获。
也许有人说这是文化多元化,不同的人欣赏不同的事物,这不过是强词夺理的自我安慰,稍微深层次的东西,就懒得去挖掘,也导致了丧文化和低俗段子的盛行。
其实,国内影视产业有着巨大的消费市场(全球最优质的影视市场)、大量的意向资金、众多影视拍摄基地以及专业的演艺人才(不少外国纷纷明星进入中国市场),打造东方好莱坞也不是没有可能。
只是,优质的氛围却屡遭天价片酬破坏,广大消费者粉丝被收割,众多影视艺术追求者被收割,将市场拱手让给国外影视作品。希望有关部门大力整治,还影视圈一股清流,也给广大观众更多精彩而有深度的艺术作品。
《城市说客》专注财经热点及社会现象解读,不一样的视角和深度,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53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