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影视剧,你可能很熟悉演员、流量明星,也许知道导演。但片头和片尾字幕中经常出现出品方、联合出品人、制品人、监制……这些你能分得清他们是干什么的?
好莱坞有六大影视公司,那你知道中国的六大吗?
也许大家熟悉好莱坞的六大电影公司:迪士尼、华纳、环球、索尼哥伦比亚、20世纪福克斯、派拉蒙。
而年迪士尼收购了20世纪福克斯,原有的六大变成了五大,市场排名第7的狮门影业变成了第6。不过鉴于奈飞(Netflix)在年初成功加入电影协会,说不定以后第6会变成它。
大家比较熟悉的《复仇者联盟》系列、《美国队长》系列、《雷神》系列、《星球大战》系列,就是好莱坞第一把交椅、财大气粗经常并购其他公司的迪士尼旗下公司制作的。
中国六大影视公司是新丽、慈文、华策、柠萌、耀客和正午阳光。
什么是S+级大制作?
我国主要的剧集播放平台是优酷、爱奇艺以及腾讯视频。他们将平台播放的剧集划分为A、A+、S、S+四个等级。A级就是电视剧的普通版本,S即super,S+级就是超级剧。
其中,最近热播剧由杨洋、赵露思主演的《且试天下》就是企鹅影视出品的S+级大制作。
一般,S+级剧由业内顶级的制作团队制作,用最大的精力去营销宣传,官宣定档播放模式慎之又慎,投资经费相当的充足,一般4~5个亿。
S+级剧配置模式一般为“当红明星/流量演员+大IP+顶级团队”,代表剧《长歌行》《青簪行》《斛珠夫人》《有匪》《千古绝尘》等。
出品方、制片方、发行方、承制方、版权方,傻傻分不清楚?
出品方就是影片的投资方,也就是俗称的金主爸爸。出品方法定代表人或对影片销售有帮助的影视界大腕人物就是出品人,出品人是整个影片的灵魂人物,决定影片的风格、种类及市场走向。电影字幕上经常挂出品人于东、王长田等,其中,于东是博纳影业老板,王长田是光线老板!大众投资人进入影视行业,就有了联合出品人,如投资《红海行动》狂赚1.2亿的刘力鸣。
制片方负责影片的制片工作,承担影片的超期、超支责任,直接对出品方负责。制片人则是负责找资金、保证资金花得合理,并且尽可能让它生出更多的钱的“项目经理”,即挑剧本、找资金、搭班子和卖电影。制片人下辖执行制片、制片主任、统筹、生产制片、生活制片、外联制片以及所有剧务场务,是剧组的主宰,既有权决定聘用哪个演员,也有权开除在剧组有违纪行为的组员。像郑晓龙、张纪中都是制片人,还有大导的夫人施南生、陈红也是。
监制是制片人的重要助手,主要负责指导影视拍摄和监督预算,但有的监制最大的作用是利用自身名气来助推影视剧宣传发行。譬如华谊常用李国富做监制,还有陈可辛也经常做监制!
承制方是承担制片方交予的拍摄任务,并不是所有的影片都有承制方。
发行方负责影片的宣传、排档期、购买广告、跟院线签约等。这几方回款的顺序是院线、发行方,然后是制片方。
版权方是指版权的所有者。版权,又称著作权。影视作品的著作权由制作者享有,一般是出品方、制作方等,但编剧、导演、摄影、作词、作曲等作者享有署名权。中外影视公司因版权打官司已经屡见不鲜。
口碑扑街的影视剧就一定不赚钱吗?
当然不是,毕竟黑红也是红。每年“烂片”那么多,口碑差到遭群嘲为何还要拍,当然是烂片有市场,能够赚到钱。《小时代》系列就是例子。烂片也有其商业模式——流量明星+大IP,在流量为王的时代,用流量把影视剧的热度炒起来,黑不是好事,但因黑而红,那就是吃到红利了,观众说我是烂片?没关系,我是热度第一!从此就能边挨骂边数钱。这要比“演技好但没人气”更有市场,年有个新闻,《百鸟朝凤》制片人方励在直播平台上下跪恳求院线排片。
如果一部烂片,烂出了热度,被骂出了流量,片方和演员都能吃到流量的红利,这钱也太好赚了吧?作为日渐成熟的观众对烂片烂剧直接无视就是最好的投票。
明星为什么有番位之争?
“番位”其实是从日本舶来的概念,日本电影或电视剧中一般只有一个主角,名为“一番”;如果共同出演的演员与“一番”地位相当则会被标注为“特别出演”。而这个概念进入内地演艺圈后,“番位”演变成了演员出现在作品和宣传物料中的排位顺序、位置大小等;抢“一番”则成为大多数人气明星的追求。如早年《画皮2》中的小燕子与迅哥的抢番大战,还有被连累的《青簪行》也爆出过类似新闻。
刚走红的小生小花争番、撕番不过是谁也不愿意吃亏,给对方抬轿子、当绿叶,这是流量经济和饭圈文化流行的产物,已经累及影视剧的口碑和上映定档周期。
当红小生小花还是多向优秀的中生代前辈学学,毕竟电影、电视剧从来不是一个人的艺术。
影视剧定档有什么学问?
大家比较熟悉片子上映档期有春节档(贺岁档)、暑期档、七夕档、国庆档等。电影市场有淡旺季之分,旺季一般是春节档、暑期档、国庆档,竞争最激烈的非贺岁档莫属,烂片一般不敢定档春节。首映一般集中在周五、周六,偶尔提档周四。
一般需要根据不同电影的题材,分析电影会吸引什么样的人群,再确定上映时间,毕竟定档直接关乎着电影的票房收入。在影片生命周期趋短,影片首周甚至首日市场表现变得越来越重要的背景下,如何利用档期内有限地生命周期最大程度上发掘影片的市场潜质,仍需要进行更多的探索。
早年间,电视剧拿到《电视剧发行许可证》后即可进行发行工作,如果是在卫视的黄金档播出,则需要提前两个月把片子送到总局进行上星审查。审查通过后,才能在卫视的黄金档播出。现在三大视频平台爱优腾崛起后,话语权增多,从视频平台跟播卫视,到同步播出,再到如今的视频平台提前于卫视播出。近些年也经常出现原本已经出现在卫视片单的剧集,最终无缘上星播出的情况,一部分原因就在于并不想等卫视的漫长排播,于是就选择了由视频平台播出,自由度更高。
而已经通过总局审查,可以上星的作品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带着爸爸去留学》在开播发布会之后,因为中美贸易问题影响临时撤档,由《我的真朋友》顶上;《我们都要好好的》也是在开播发布会之后突然宣布调整档期,播出了《因法之名》。古装剧《九州缥缈录》在临开播前30分钟突然撤档;还有已经上星并在黄金档播出的作品,也在临近收官时被停播。
档期问题已经影响到了影视行业的各个环节,定档学问尚需要更多积累。
如果大家对影视圈话题感兴趣,
请点赞支持我,点赞数超过50,
我将继续制作好莱坞影视圈那些事和韩国影视圈那些事!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37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