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吉利汽车 >> 吉利汽车类型 >> 正文 >> 正文

吉利新能源皮卡品牌RADAR从哪里来,到

来源:吉利汽车 时间:2022/6/27

乔伊

6月17日,一个全新的电动品牌RADAR,在成都开启了品牌体验的预热活动。

RADAR,这是一个有意思的牌子。

首先,这个隶属于吉利旗下的品牌,注册RADAR这个名字仅仅在今年的4月20日,而到7月就已经要出车了。这表明,这个品牌在前期已经酝酿了很久,产品也已经规划了很久。

其次,RADAR这个品牌想要造的是电动皮卡,这是目前在国内几乎还没什么人涉足的领域。

最后,在活动的当天,在产品还没有亮相的时间段,RADAR就开始携手美国《国家地理》中文版,发起了一个“向大自然借2平米”的活动。这个场景化的思维模式,来做营销。

那么,现在放在RADAR面前的问题是,电动皮卡这条路走不走得通?场景化传播的道路,究竟该怎么走?

电动皮卡,潜力多大?

皮卡的市场到底有多大?说实话,看起来似乎真没多大。

去年,在整个中国市场上,皮卡一共卖了55万辆,与整体两千多万辆的市场规模相比,占比简直可以忽略不计。而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现在的皮卡市场依然完全没有复苏的迹象。就在刚刚过去的五月,全国范围内的皮卡销量一共只卖出去4.2万辆,同比还下降了8%。

这样的原因可能是因疫情而受到影响的产业链暂停,也可能是持续了很久的芯片断供(据说下半年可以恢复)。比如,去年上半年美国市场的皮卡销量同比涨了14%,但一到缺芯的下半年,全年的整体销量也直线下降了3.14%,可见缺芯对皮卡文化的发源地——北美,影响之大。

但根本原因,可能还是在中国市场上,皮卡更多地被归类在了工具车这一类别中。诸多城市对皮卡有着明显的车型限制,比如主城区的禁行、比如车斗需要加装盖板全封闭,再比如需要在车上贴上彩条、写上额定载重的字符等等。在没有皮卡文化的中国汽车消费市场上,这样的工具属性限制,可能是更多人不会选购皮卡的核心原因。

所以,这是否能说明,皮卡这条赛道,其实并没有多大的价值?答案可能是否定的。

而这几天,我的朋友圈又被福特猛禽F-的广告刷了一波。虽然毫无疑问的是,未来猛禽一旦进入中国后,不论是排量、还是售价、还是其自身的车型类别,都注定很难成为一个大众购车选项。但至少在我的身边,对于这款车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86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