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吉利汽车 >> 吉利汽车车标 >> 正文 >> 正文

吉利汽车拉升涨近8市值突破1900亿

来源:吉利汽车 时间:2022/9/26

吉利汽车拉升涨近8%,市值突破亿。

相关报道:

吉利汽车冲刺科创板:产能利用率下滑逆势扩张新能源变局再启?

自从科创板开板以来,想要搭乘科创板“顺风车”的企业便越来越多,其中不乏知名企业。吉利汽车正是其中之一。

9月1日,已在港股上市的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利汽车”)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上交所”)披露了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申报稿),正式向国内科创板“整车第一股”发起冲击。9月28日,吉利汽车A股发行计划获科创板上市委会议通过。

汽车分析师任万付对中国科技新闻网表示,吉利汽车A股上市主要有几个原因:一是证监会为吸引境外上市企业回归,推出了一系列极具诱惑力的改革措施;第二,国际形势变化,在国外上市的企业存在受损的风险。“因新冠疫情导致全球发生经济危机的风险加大,反观国内无论是政策还是经济都保持相对稳定。”任万付说。

逆势扩张为哪般?

从招股说明书和财务报表中,吉利汽车的近年来的表现不尽如人意。

招股说明书显示,-年及年上半年,吉利汽车营业总收入分别为.53亿元、.34亿元、.39亿元和.21亿元,其中年同比下滑了8.6%。

净利润方面,同样在年至年,吉利汽车净利润从.85亿元降至82.85亿元,同比下滑34.17%。

净利润下滑的局面在年上半年继续上演。年上半年,吉利汽车实现营业收入.2亿元,同比减少22.65%,净利润23.2亿元,同比减少42.72%,扣非归母净利润16.8亿元,同比减少52.07%。

同时,吉利汽车的资金流也遭遇着考验。数据显示,截至年6月30日,吉利汽车长期借贷金额为42.3亿元,相对于年中的20.4亿元上升了.4%。此外,年上半年,吉利汽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2.4亿元,近几年首次由正转负,而吉利汽车在招股说明书中提到,该公司募集资金亿,其中有一条就是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国盛证券在一份研报中指出,疫情导致行业产销不振,是吉利汽车上半年收入下滑的主因。而天风证券则认为,吉利汽车年上半年营收下降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行业低迷,公司给经销商提供的折扣优惠较大,公司年上半年平均出厂售价同比下降6%。

值得注意的是,年、年、年和年上半年,吉利汽车产能利用率分别为84.96%、78.03%和、59.45%和45.18%,呈下滑趋势,而在产能利用率持续走低的时候,吉利汽车却依然选择逆势扩张。

根据报道梳理,年,吉利汽车分别以9.31亿收购杭州大江东厂房、10.74亿收购贵阳观山湖区厂房、11.69亿收购宁波杭州湾新区厂房,耗资31.74亿元,为公司新增69万部的产能。但从年开始,国内乘用车行业销量持续下降,公司产能提升,市场销量下降,导致产能过剩。

数据显示,汽车行业销量继年首次下滑后,年再次下挫,乘用车产销分別完成万辆和万辆,同比分别下降9.2%和9.6%;而年在突然其来疫情之下,上半年乘用车产销情况下滑也是在劫难逃,年1-6月,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4万辆和.3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2.5%和22.5%。

不过,值得肯定的是,、、和年上半年,吉利汽车三大品牌合计销量市占率分别为5.04%、6.34%、6.35%及6.76%,市占率持续提升,且连续三年半,吉利汽车均为国内自主车企销量之首。

“市占率的提升是吉利汽车发展态势良好的佐证,也是吉利汽车逆势扩张的底气。”任万付说。

持续加码新能源

在这个新能源汽车已经渐成主导的时代,吉利汽车顺势而为,其产品线将全面推行电动化和数字化,成为智能电动领先者。

年9月,吉利汽车高调宣称已实现L4/L5自动驾驶功能,公司预期续航/操控/安全性/自动驾驶/在线OTA等技术将全面超越对手,明年投放到领克品牌,后年投放到吉利品牌以及和戴姆勒合营的Smart品牌;其次,吉利汽车的第二代混合动力(HEV)将打破日系对HEV技术的垄断,估计明年应用在吉利品牌,与日系正面竞争。第三,吉利汽车年底实现自己研发生产电机、电控、智能座舱,三电核心技术增强。第四,明年,吉利汽车将推出2款纯电动和3款传统燃油车,后者采用双电机和全球领先的混动技术。

不过,在吉利汽车喊出“豪言壮语”的同时,新能源汽车的现状和前景似乎并没有那么明朗。

受宏观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补贴退坡等因素影响,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仅实现.6

万辆,同比下降4%。年1--7月,欧洲新能源汽车总销量达到50万辆,较我国多了1.4万辆,引起社会广泛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1885.html